逄相燕
摘 要:網絡課堂是新穎的教學模式,隨著網絡課堂模式的日益普及,教師可運用網校、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微博等多種學習平臺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從不同維度探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網絡課堂運用策略。
關鍵詞:網絡課堂;數學教學;游戲實踐活動
若將網絡課堂教學模式與數學教學相融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網絡課堂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點。基于此,圍繞網絡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探究有重要意義。
一、提升教師的教學水準
網絡課堂運用的核心問題是學習效率難以提升,其原因在于大多數學生不具有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探究能力。在網絡教學活動中,多數小學生主要借助計算機網絡開展電子游戲與社交活動,難以充分發揮網絡課堂的實際效果。同時,網絡課堂的開放性也使教師與家長未能有效履行教學監督工作,這就使網絡教學模式很難獲取校方、家庭與社會的廣泛支持,甚至有諸多群體極度不看好網絡課堂在小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效果。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很難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同時,數學學科具有極強的理論性、抽象性,需要學生具有清楚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為有效應對上述問題,管理層應從網校教師與院校普通教師兩方面著手,提出提升教師教學素養的有效意見。對院校普通教師,各地小學管理層與教學主管單位應加大培訓力度,重點圍繞現代化網絡技術提升教師的技術水準,使其能夠有效運用現代化設備開展網絡教學活動。
例如,教師應圍繞人教版教材,從互聯網中收集網絡資源,對傳統的教學預案進行再度優化設計,強化教學預案的趣味性、靈活性、生動性。在此基礎上,小學管理層也應鼓勵教師積極錄制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視頻,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網校教師,相關部門應推動其深入挖掘網絡資源,使其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度優化創新,切實增強網絡教學的整體吸引力。
二、創新課堂訓練方式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系中,課堂練習也被稱為課堂訓練,是極為關鍵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通過科學、合理地應用網絡技術,能夠革新并優化課堂訓練模式,切實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師也可借助網絡技術及時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領域存在的不足與各類問題,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目前,國內大多數小學主要采取以課堂檢測為核心的訓練實踐模式,主要由教師負責對題目內容進行設計,學生只需給出題目的解答方案并記錄相應的對錯結果。這種課堂檢測模式在課前預先固定了檢測內容,未能結合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對練習內容進行優化。若教師將網絡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則能夠優化課堂試卷的設計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起到革新作用,增強課堂訓練的趣味性、生動性,高質、高效地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比如,在圍繞“分數乘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依托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教學動畫,運用獨特方式將乘法與分數的相關知識點展現給學生。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正確計算與分數乘法相關的各類問題,有助于緩解學生的緊張感。在此背景下,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將自身注意力集中于計算活動中。簡單而言,網絡技術的合理運用有助于強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切實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三、引入游戲實踐活動
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小學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很難營造趣味性的課堂氛圍,逐步降低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不能積極地探究所學知識。大部分數學教師在將網絡技術融入數學教學過程時也會遇到諸多問題,未能深層次理解網絡課堂的運用方式,進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給出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案。大多數學生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能夠吸收新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模式,有助于其在探究過程中逐步感知數學學科的樂趣。小學生普遍不具備成熟的數學思維,在面對數學習題時,常常表現得毫無思緒,甚至會出現退縮跡象。大部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難做到自主學習。上述現象很容易對數學思維模式以及獨立思維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為鼓起學生勇氣,使其勇敢地面對數學問題,教師應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功能性優勢,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強化課堂氛圍的活潑、輕松、愉悅之感。
例如,教師可將實驗活動、比賽游戲等實踐活動引入課堂教學中,將其與網絡技術相融合,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比如,在圍繞乘與除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青蛙跳水游戲,增強乘除法教學的趣味性,增強網絡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網絡課堂模式對數學教學的積極意義,通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準,創新課堂訓練方式,引入游戲實踐活動,積極革新教學理念,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推動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鄧正青.網絡教室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新智慧,2018(35):21.
[2]姜肖伶.小學數學網絡課堂教學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