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艷
摘 要:作文教學對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由于小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文時經常會出現無話可說或者寫作沒有新意的情況。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創新自己的作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作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具體地說,教師可以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并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時多觀察,活動結束后寫出自己的感受。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一)教師沒有展開個性化指導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并不能通過課堂學習得到個人能力的提升,在寫作時通常會遇到無話可寫的情況,或者寫的內容過于空洞。新課標教學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來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但學生在寫作時大多是按照固定的模板來進行寫作,這樣一來寫出來的文章難免生硬[1]。
(二)學生缺乏獨立寫作的意識
目前,我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大多是通過寫作指導的方式來給學生提供幫助,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但是與此同時也會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新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只是單純地為了寫作而寫作,作文質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
(一)加強個性化訓練,豐富寫作素材
小學生大多沒有積累足夠的生活經驗,課堂就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場所,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會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生個人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在考慮到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制訂教學計劃,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講一些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有趣的事情[2]。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四年級的學生心智還不是很成熟,在上課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被一些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相比于其他課程來說又比較乏味,這樣一來教學效果自然會有所下降[3]。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來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開展寫作課程教學之前仔細地制作教學課件,可以在課件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動畫、圖片等,并且在上課的時候首先放一段音樂或者視頻,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課堂學習的氛圍就會更加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打破禁錮,寫作過程也會更加順暢。比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教材中有一章節的內容就是要讓學生描述一下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可以運用生動的語言將活動的時間、地點以及活動開展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具體的描述,并且在寫作的過程中重點對自己印象比較深的人、事、物進行詳細的描寫。
(三)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來增加寫作積累
寫作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教師在日常教學時應當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積累素材,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時多模仿、多練習。不僅如此,教師也應當多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時將文章的優美句子、詞語積累下來,之后寫作文時可以借鑒別人優秀的寫作手法。另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閱讀當作基礎一步一步地將其轉化成屬于自己的東西,如果在閱讀時遇到一些非常值得借鑒的語句,可以停下閱讀的步伐進行仿寫、縮寫或者擴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描寫自己的真實生活狀態,例如,春天到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春天來臨萬物的變化;下雨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雨態以及萬物在雨滴落下時的變化[4]。
(四)通過命題作文來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要求學生能夠在寫作時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這樣學生才能夠寫出生動的作文。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當首先明確什么樣的文章才是一篇優秀的文章,在了解這個概念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具體的學習特征來確定作文命題,讓學生可以圍繞題目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容易地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題目表現出來。
三、結語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使寫作教學的作用開始逐漸凸顯出來。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才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感悟到寫作的魅力,并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雯嘉.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方法探析[J].科普童話,2018(16):48-49.
[2]宋春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明日,2018(48):1.
[3]王云.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方法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20(3):45.
[4]楊玲,鄧朝霞.探析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作文(教研),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