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
摘 要:思維導圖在不同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屬于簡潔性、高效率的思維工具,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組織思維,并且直觀化、具體化的優勢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流暢地進行表達。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在學生選擇素材、整理思路以及表達等各個環節,思維導圖都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和實用性。所以,教學中要借助思維導圖來拓展學生的作文認知,有針對性地調動更深層次的寫作靈感,在科學的方法指導下有效提升作文素養。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應用
作文是語言表達的活動,也是思維發散的過程,對于高中生而言,作文能夠深刻反映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所以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加以強化。而作文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學習方法的支持,學生必須運用合理的技巧高效率學習。其中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應有優勢,它以網狀結構或者圖解形式處理信息,可以清晰、系統地進行表達,對于學生構思行為脈絡、梳理作文素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即探索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從素材著手,以思維導圖來優化素材的應用
素材是寫作的基礎,各類型的作文都離不開素材的支持。但高中生在寫作中面臨的問題是不懂如何利用素材、整合素材,以為主題和立意服務。針對這一客觀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收集素材,并學習有效應用的技巧。首先,在平常的語文學習中,對于素材的收集則要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規劃整理,不斷地就類別進行歸納,為今后快速應用奠定基礎,也相應地加深對某一主題的理解;其次,在確定立意后獨立搜集、整理相關的素材,其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歸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使得素材真正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服務,呈現出主題深刻、內容充實、素材新穎的文章[1]。
例如,在學習“心音共鳴,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內容中,要寫出感情真摯的文章,學生要多角度觀察生活,收集觸動自己感情的人和事。那么生活中學生遇到諸如此類的素材較多,要真正為文章服務,則需要借助思維導圖針對性收集,選擇具有典型啟發意義的人和事,從中找到感動點,由此進行細節上的描寫,深刻表達真情實感。
二、從思維強化,用思維導圖來鍛煉作文想象力
思維導圖是極為有效的思維開發工具,而語文作文表達過程中離不開靈活的思維支持。所以,要把握思維導圖的指導意義,幫助學生發散寫作思維,在不同的主題下快速衍生出寫作靈感??v觀當前高中生的作文表現,千篇一律的問題嚴重,一部分原因在于思維缺乏活躍性,不懂得如何想象,更多局限在線性思維。要轉變學生的作文思維,則要在日常寫作主題中引導學生配合思維導圖來激活個人的思維,探究更多與立意相對應的觀念,深入想象,以此創作出獨特且精彩的文章。
例如,在“多思善想,選取立論的角度”內容教學中,以思維導圖作為引導,啟發學生對材料進行多層次的思考和揣摩,并由此探索多角度立論之后選取最佳角度的方法。從根本上說,需要以思維導圖作為啟發工具,圍繞題目多角度分析思考,在寫作中應用發散性思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優秀作文思維品質。
三、從結構深化,借思維導圖建構清晰寫作思路
作文結構是作文的主題框架,它是整篇脈絡的體現,也影響文章的質量和主題的表達,好的結構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表達,所以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建構完整、清晰的框架。通常在學生收集一定的素材之后,就需要整理、拓展思路,劃分文章的結構和內容的層次。但很多時候,學生會無法明確主次,難以將自己的想法和素材進行整合,即出現思路的混亂,僅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表達,導致行文零散,逐步偏離主題[2]。而運用思維導圖則可以一步步地標注寫作思路和行文結構,加強寫作的邏輯性和層次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將思維導圖作為輔助工具,有層次地整理主題思路和素材,強化行文結構,提高文章的流暢性。
例如,在“情景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內容的學習中,關于景物的描寫,如若學生在確立主題后直接表達,很難突出景色的特征,影響自己的情感表現。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來做指導,如怎樣在寫作中抓住景物的特征,學生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思考行文結構,一是對景物個性化特征的描寫,這可以調動自己的感官或者將景物人格化;二是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來描寫,為文章增色;三是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的描寫更加生動,最后將景物本身的特征和感情融和,以此表現景物不同的一面,寫出優美的文章。
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具有現實意義,既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寫作的困境,又能夠增強寫作自信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從素材、結構框架、思維等層面著手,指導學生靈活應用思維導圖,梳理個人的思路,提高寫作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魁學貞,周劍英.借助思維導圖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科技風,2020(9):89.
[2]周劍英,白亮.思維導圖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