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筱萌
摘? ?要: 在新時期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背景下,積極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一體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工作要求,將勞動教育作為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開展的重要抓手,從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手,通過開展資助育人“五個一”工程,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從勞動中汲取育人養分,促進資助育人功能的實現。
關鍵詞: 勞動價值觀? ?資助育人? ?立德樹人
一、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在新時期面臨新的挑戰
(一)新形勢下高校資助工作進入新階段
習近平同志強調:“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勝期,教育精準扶貧取得了很大成績。近年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高校學生資助體系不斷完善,已基本能夠解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經濟問題。國家針對高等學校學生的資助政策落實目標發生了變化,從努力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失學,發展到努力落實資助育人的目標。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增加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有時代特色的學生資助項目,逐步實現對高校學生從入學環節到就業環節全過程、科學化、體系化的資助。資助育人工作成為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面臨新挑戰
新形勢下,高校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育人工作面臨不同以往的挑戰。第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助者)不勞而獲思想和依賴心理嚴重,自卑心理嚴重,自我認知偏差,感恩意識不強,誠信觀念缺失等;受資助學生基數大,經濟幫扶雖能夠落實到位但思想育人往往欠缺,無法實現經濟資助與思想育人的有機統一。第二,與實現資助育人工作目標相關的各類實踐活動的開展具有局限性,實踐途徑單一,以各類誠信主題教育(知識競賽、辯論比賽、校園短劇大賽等)為主。第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的現實背景下,全國范圍內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宣告勝利。接下來,高校需要切實考慮如何開展學生資助工作,如何奮力實現資助育人工作目標。
二、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是實現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支撐
(一)理論基礎
第一,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理論基礎,分別從歷史唯物主義觀、政治經濟學、教育學三個方面闡述了有關勞動的理論。第二,習近平同志的“勞動觀”。習近平同志一直強調“勞動”的價值,強調尊重勞動、關心勞動者。自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同志出席多個場合多次情深意重地提及“勞動”和“勞動者”,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強調勞動成就偉業,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實現夢想,強調“實干”與“創造”的相輔相成。長久以來,逐漸形成重視勞動價值、特色鮮明的勞動價值觀,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突出亮點,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繼承和發展。
(二)政策支撐
第一,“德智體美勞”五育一體教育方針的確立,為新時期高等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弘揚勞動價值觀與資助育人相統一的理念,實現立德樹人工作目標提供了政策支撐。在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將“勞動教育”納入了黨的教育方針中,指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至此,“德智體美勞”五育一體的教育方針正式確立,勞動教育的地位和意義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再次肯定了勞動的重要地位,他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1]再次肯定了勞動的重要地位,強調勞動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為新時代勞動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三,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再次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地位及開展勞動教育的原則,指出了高等學校需要在勞動教育中完成的幾項重要任務。
三、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實現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具有必要性
(一)高校學生勞動價值觀現狀
價值觀的確立往往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知識的獲取及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思考[2](30-35)。高校學生絕大多數在二十歲左右,剛剛成年不久,以“00后”為主。由于生產、生活經驗缺失、社會環境引導、傳統思想影響及父母長輩在青年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過度溺愛等原因,高校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52-54)。為了了解學生的基本勞動價值觀,在河南省某高校學生中開展了相關訪談,發現相當比例的學生的認知和行為不能統一,她(他)們贊同“勞動是有意義的”“不勞而獲是可恥的”,但是并不能主動積極地承擔家務勞動和宿舍衛生勞動等勞動任務,在有義務勞動需求時,不能主動站出來承擔;部分學生對勞動類別持有偏見,存在“勞動有優劣之分”的價值觀,她(他)們贊同“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加體面”“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應獲得更高的報酬”;還有少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勞動習慣較差,存在規避勞動心理。
(二)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要求的重要抓手
高校資助工作與育人目標相結合是教育和諧的體現,也是落實高等教育立德樹人工作要求的重要抓點[4](52-55)。資助育人工作作為教育的關鍵一環,實施方式在“資助”,工作目的在“育人”[5](86-89)。緊抓資助育人工作,從新時期社會背景和高校學生切實需求出發,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手,“扶貧”與“扶志”雙軌并行,幫助學生校正自我定位,形成正確的價值定位和完善的人格素養,有利于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現實需求;讓高校學生直觀感受國家發展成果,從中受益,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和創新,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6](52-55)。
(三)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的現實意義
正確勞動價值觀的養成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正處在人生關鍵期的青年大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有助于青年學生美好品德的養成,有助于青年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升,有助于青年學生增強體魄,有助于青年學生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在學校、家庭、社會、個人等多層面的共同幫助下,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勞動價值觀是重要的、必要的,也是可以實現的。
四、基于勞動價值觀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實踐路徑設計與嘗試
(一)實踐路徑設計:資助育人“五個一”工程
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例,根據工作對象的具體實際、工作具體需要和已有的工作基礎,在資助育人實踐路徑設計上,以培育學生良好勞動價值觀為切入點,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和渠道,探索開展資助育人“五個一”工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樹立勞動榜樣和典型,拓寬勞動渠道和平臺,強化交流思考等,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手,逐步幫助全體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價值觀,懂得“勞動最美麗”,學會勞動,崇尚勞動,助力資助育人工作推進。
(二)資助育人“五個一”工程主要內容
第一,打造一個特色品牌——“國家助學金義務勞動制度”。外國語學院自2013年起,在全體國家助學金受助學生中試行“國家助學金義務勞動制度”,將所有受助學生編成勞動小組,分組參加每周的固定或臨時勞動(專業教室,會議室衛生打掃等),并在勞動后進行效果驗收。該制度目前運行良好,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勞動任務分配和驗收等工作,已有7年運行經驗,共計有近兩千名受助學生參與。用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回饋國家資助,有利于受助學生感恩意識的激發和培養。
第二,拓展一個特色資助項目——“特色獎助學金”。外國語學院積極拓展校外資源,與愛心企業或人士簽訂捐贈協議,設立特色獎助學金項目,如目前已簽訂的“自立自強助學金”項目,接受自愿承擔一定勞動任務的學生申請。通過積極拓展校外資源,為有受資助需求且愿意參加勞動實踐的同學提供受助和鍛煉渠道,以勞動助力個人價值的實現,獲得一定的資助,一方面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良好勞動價值觀的實現,另一方面能夠彌補現有資助項目覆蓋面不全的不足。
第三,樹立一批勞動榜樣——“勞動紅星”。學院下一步擬根據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次數、質量等指標,頒發“勞動紅星”,反饋和應用于學生素質拓展學分認定或學生德智體綜合測評,發揮激勵和榜樣效應。以“勞動紅星”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并在學生評優評先過程中給予落實,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勞動積極性,促進良好勞動價值觀的實現。
第四,開展一系列專業相關特色實踐——“工程訓練實踐”等。目前學院已經在學生中開展了工程訓練實踐,將學生參與工程訓練實踐納入教學考評,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實踐工程技能,參與勞動鍛煉。除此之外,還將繼續積極整合現有資源,探索開發潛力資源,拓展社會實踐和校企合作,開展專業相關的特色勞動實踐活動。
第五,搭建一個交流平臺——“校友講堂”系列活動。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云平臺開展“校友講堂”系列活動,節省路途消耗,提高工作實效。每學期邀請工作在各行業一線的優秀校友做分享交流,強化積極勞動價值觀的輸入。
五、路徑實踐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
在資助育人“五個一”工程實踐過程中,重點是整合現有可利用的勞動平臺和資源,健全勞動教育體系,將勞動教育落實到資助育人工作中;保證勞動環節設計、內容設計和效果評價、結果反饋的科學性。難點主要表現為拓寬勞動類別,拓展勞動范圍,實現資助育人勞動教育與職業發展、創新創業等環節的有效結合,實現從校內勞動到校外勞動的擴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01).
[2]王成,廖啟云.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態勢分析與路徑構建[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12(02).
[3]靖慶磊.勞動教育的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之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8).
[4]王瑩.新時代育人目標的豐富和拓展——從“德智體美”到“德智體美勞”的解讀[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7).
[5]陳伯豪.資助育人視域下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4(06).
[6]段振榜,甘玉婷.以立德樹人引領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J].特立學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