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目的:研究益氣通冠湯對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血流流變學以及心電圖的治療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以常規西醫治療為基礎,聯合益氣通冠湯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中醫癥狀治療效果、心電圖療效以及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評分、血流流變學與心電圖改變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與心電圖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使用西醫聯合益氣通冠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改善患者的心電圖,其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益氣通冠湯;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中醫證候積分;心電圖
冠心病是目前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心血管疾病,病發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致冠狀動脈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進而誘發心肌缺血,引發心臟血管性疾病,高發人群為40歲以上[1]。本研究旨在探討益氣通冠湯對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血流流變學以及心電圖的治療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5~75歲,平均(60.21±1.23)歲,病程1~5年,平均(3.12±1.89)年;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6~75歲,平均(60.54±1.37)歲,病程2~5年,平均(3.59±1.0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抗血小板藥物、調脂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藥物治療,其中包括拜阿司匹林腸溶片,每天1次,每次100 g;阿托伐他汀鈣片,每天10 mg,晚上頓服,琥珀酸美洛爾緩釋片,每次6.25~12.5 mg,每天2次;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予以降糖、降壓治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益氣通冠湯治療,藥方:黃芪、黨 參、云茯苓各30 g,炒白術20 g,石菖蒲、陳皮各15 g,川芎、法半夏、紅花各9 g,桃仁、水蛭、甘草各6 g。每天1劑,水煎2次,取煎劑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200 ml。兩組療程均為4周。
1.3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中醫癥狀治療效果、心電圖療效以及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評分、血流流變學與心電圖改變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與心電圖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胸悶、胸痛評分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聚集率與紅細胞聚集指數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價值(P<0.05);觀察組患者的PTF-V1≤-0.04 mm.s概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3討論
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重點在于改善預后與緩解癥狀,具體包括:降血脂、降血壓、生活方式干預、心肌梗死預防及各項針對性治療。以冠心病的主要癥狀為依據,中醫將其歸屬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疇,眾多中醫學者指出,氣虛痰瘀阻心脈是該疾病的基本病機,適用補氣活血。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與心電圖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針對冠心病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使用西醫聯合益氣通冠湯,可以有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改善患者的心電圖,其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付占宇,李相中.益氣通脈湯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臨床醫學,2020,40(8):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