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
摘? 要: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法學本科教學的培養目標之一,對學生未來從事法律職業具有重要作用。傳統法學教學模式在培養法科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缺位明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適合法學的學科特點。翻轉課堂通過深度學習和探究式學習,能夠較好地培養法學本科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法學翻轉課堂教學中,適當的機制設計和策略實施十分重要。
關鍵詞:翻轉課堂;創造性思維;深度學習;經驗主義;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1-0166-04
Abstract: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law undergraduate teach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future legal care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law is obviously absent in cultivating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legal student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law. Through deep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in Flipped classroom,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law can be better cultivated for students. In legal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proper design and strategy are very important.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creative thinking; deep learning; empiricism; teaching design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突破常規思維進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翻轉課堂是法學本科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良好途徑。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法學本科生應當具備的重要能力,是高等院校法學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之一。《普通高校法學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法學本科畢業生應當“具備利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和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1]。法學的學科特點,要求學生在對現有法律規范的學習中,能夠發現問題并依據基本理論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當前我國高校的法學本科教育,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引入,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能力進行培養。
一、傳統法學教學模式下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缺位
法學專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其運用創造性思維處理現實法律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亦可稱之為創新思維、創新性思維,在現有研究中對三者一般不作嚴格區分。對于創造性思維的概念,教育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學者多有研究。例如,創新思維是以創新為導向,在把握事物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上實現變革和創新的思維模式[2]。創新思維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是創造力的核心,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一定意義上都是創新思維的結晶[3]。創造性思維是在突破原來固有思維模式的基礎上,以一種新的方式處理某件事情或表達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4]。總體而言,目前學界對于創造性思維特征的表述,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創造性思維不囿于原有的思維模式,相對于原有思維模式更加新穎且具有一定的思維高度;二是創造性思維要遵循客觀規律和基本原則,不應不顧客觀規律、隨意否定眾所周知的基本原則;三是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并對當前世界作出一定貢獻。創造性思維的概念和特征,是厘定其在法學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也是法學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理論依據。
一般說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包括兩個階段:知識的傳授和知識的內化[5]。傳統法學教學模式以講授法為基礎,力求通過教師講授將法律原則和法律規范傳遞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具有簡單方便、可以迅速講解大量知識、可以將教師的體驗和感悟直接傳遞給學生的優點。然而,這種以授課為主導的課堂也限制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負面影響[6]。傳統授課模式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缺失問題顯而易見。法學是研究法律規范的學科,法學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培養學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法律規范,這一點傳統法學教學模式殊為不足。傳統法學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容易形成從課本和法條出發記憶法律的思維習慣,在面對真實案件時往往表現出缺乏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嚴重問題。
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在法學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在法學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創造性思維本質上是一種目標導向性的思維方式,即“明確目標—整合資源—解決問題”的綜合思維過程[7]。創造性思維在本科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新加坡,發展學生創造性潛能的重要性可以從國家教育構想和課程政策中看出[8]。法學是比較特殊的社會科學,我國的法學本科教育體系與某些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差異。例如,美國的法學教育是一種本科后教育,只有完成了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并取得了相應學位之后,才有資格申請就讀法學院[9]。因此,相對于美國法學本科生而言,我國法學本科生的入學年齡、知識起點和能力起點均較低。在法科學生培養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將創造性思維能力放在能力培養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