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所提出的“體教融合”的背景,江蘇省蘇州市吳門教育集團滄浪新城第一實驗小學校全面推進“快樂體育”課程建設,學校以“體教融合”“一校一品”“國家體育與健康標準要求”為指導,開展快樂體操、校園足球、趣味田徑等特色體育項目活動,以達到錘煉學生意志、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學生人格的目的。
【關鍵詞】快樂體育;體育課程建設;小學體育;體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423.0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53-0079-02
【作者簡介】季斌,江蘇省蘇州市吳門教育集團滄浪新城第一實驗小學校(江蘇蘇州,215000)黨支部書記、校長,一級教師。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一實驗小學校全面推進“快樂體育”課程建設。“快樂體育”課程是以情感教育為抓手,對學生進行以健全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為目標的體育課程。“快樂體育”不僅將運動和情感作為教學手段,還將其作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力與創造力的基石,讓學生在愛與美的教育中,充分體驗課程所帶來的樂趣。
一、立足新時代背景,設立實施目標
新時代學校體育課程目標的建立,主要體現為促進青少年“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中的全方位作用。為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課堂中發揮他們主人翁的意識與姿態,并將這種主動性與能動性貫徹至今后的體育鍛煉中去。學校立足教學實際,遵循“國家課程校本化,學校課程特色化,興趣課程個性化的”的原則,將“快樂體育”定位于通過6年的體育課程學習,讓學生具有強健的身體素質,掌握以快樂體操、校園足球為主的1至2項體育技能,實現終身鍛煉的目標。
二、構建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容
(一)夯實國家課程
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標準,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結合學校快樂體操和校園足球等特色項目,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現狀,對體育課程進行優化整合。課程實施分低、中、高三個水平段,以確保全體學生的基礎能力。每周在低中年級段安排一節快樂體操主項課,在中高年級段安排一節校園足球主項課。
(二)務實延展課程
學校依照學生發展水平,將課程從興趣、能力、品質三個維度進一步延伸,把快樂體操、校園足球、趣味田徑以主題式和項目式的方式切入學校體育課程,以體育大課間、社團活動、課余訓練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與特長發展的延伸性課程,進而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
(三)充實探究性課程
2020年學校創編了第三套校園特色操“墊上素質操”,此套操區別于現有廣播體操的單一形式,通過多樣的手段和方式,讓小學生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得到充分鍛煉;2021年學校新編并推廣了第四套校園特色操“你笑起來真好看”,這套是融合體操、音樂、舞蹈為一體的韻律操,不僅體現出小學生朝氣蓬勃的精氣神,又促進小學生大腦發育的協調性,深受全校學生的喜愛。
三、變革實施方案,提升整合實效
(一)變革教學策略,增強課堂實效
學校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將快樂體操和校園足球課程引入體育課堂,豐富學校體育課程。同時,突出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變革,淡競技、輕技能、重體能、講健康。關注學生生存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通過快樂體操中的跑酷、體適能等教材的教學,培養和提升學生基本活動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完善培訓體系,注重培訓質量
在教師培訓中,學校主張在均衡的基礎上,謀求個性發展,從而讓教師由專長走向專業。因此,在學校體育組現有的10名教師中,田徑、武術、體操、足球、籃球、排球等各個項目均有專業的教師。除了加強校本培訓,學校還外聘高校的專業體育教師,在為學生提供更高層次的專業教學的同時,也為本校教師提供浸潤式的指導培訓。
(三)變革評價機制,強調身心融合
評價作為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快樂體育”課程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積極創新學校體育課程評價,將學生在每天的體育課、體育大課間、社團活動、項目隊訓練上的投入度以及活動的參與度作為體育課程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指標。以結合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的結果性評價為主,以過程性評價為輔,構成“快樂體育”課程的評價體系。
(四)營造文化氛圍,促進穩定發展
1.建立體育文化宣傳陣地。
“快樂體育”課程主張把構建體育文化宣傳陣地作為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形態的載體,在潛移默化中,為師生的健身運動提供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學校會定期對校園內的體育場館等進行美化,張貼體育健康知識的宣傳標語。通過板報、校廣播站等媒介,宣傳我國體育健兒為國爭光的事跡,培養學生體育道德風尚。
2.樹立校園體育明星。
學校運動隊和優秀的體育人才作為學校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也十分重要。因此學校積極為這些體育人才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當其獲得榮譽時,學校會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借助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校報等多種途徑宣傳其先進事跡,并在各類評優評先活動中優先考慮,以起到樹立榜樣的作用。
3.革新學校運動賽事。
在“快樂體育”課程理念指引下的體育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收獲運動的樂趣。除了全校性的運動會外,學校還組織各班級設計具有班級特色的小型體育競賽活動,不僅增加了趣味性,也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校園體育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