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震
摘 要: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展開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學生的閱讀模式,讓他們在多文本閱讀過程中強化閱讀實效,加強對文章之間關聯(lián)性的認知,能夠對自身所學的閱讀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而強化自身的文本素養(yǎng),豐富文學品格,實現(xiàn)語文學習效能的增強。基于此,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高中語文;群文閱讀;實踐探討
群文閱讀主要是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關聯(lián)性較強的文章,讓他們在文章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最終將這些文本總結成一個整體,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實效,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形成更好的閱讀習慣,使得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將知識點形成一個更為系統(tǒng)的結構,強化自身的語文綜合學習實效,實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育。
一、抓住文章共性,進行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策略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更適用于高中語文課堂,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就應該將其與《故都的秋》相結合,引入課外文章《囚綠記》,實施群文閱讀教學。這三篇文章其實都是描寫景物的文章,而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式都是一致的,都是通過借物抒情來展現(xiàn)自身情感的。這種文章的語言一般都是比較優(yōu)美的,并且語言中含有十分深刻的內涵。
二、抓住文章主旨,進行深入對話
高中語文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以此作為切入點,將多篇文章進行有機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和文章進行深入的對話和交流,進而強化他們對全文的理解,遷移應用,實現(xiàn)對文本的深入解讀。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時,就應該將其與《小狗包弟》《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相聯(lián)系,讓學生展開群文閱讀。之所以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是因為這幾篇文章都是記敘文,并且主要描寫的是作者以往的回憶,抒發(fā)了作者對過往的懷念之情。所以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分析《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然后讓學生對后面兩篇文章進行自主閱讀、自主分析、自主探究,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分析過類似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對這兩篇文章展開更為精準的分析,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強化他們對文章內容和中心的理解,實現(xiàn)他們學習效能的增強。
三、根據(jù)文章出處,引出關聯(lián)內容
針對高中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拓展和延伸,基于課內閱讀基礎,延伸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考標準。對此,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文章中的一些節(jié)選片段或者相關的文章出處,引出關聯(lián)性的閱讀內容,進而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拓展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文學品格,為他們后續(xù)的閱讀學習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為例,教師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這篇課文選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那么教師就應該有效地拓展并延伸《水滸傳》中的其他精彩章節(jié),將整個閱讀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也可以將其打印成學習資料,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基于課本內容基礎,有效地拓展并延伸其他閱讀內容,讓他們能夠作深入的研究。因為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具有較高的價值,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所以高中語文教師一定不能忽視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要以此作為基礎,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學習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展開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要基于新課標的背景,不斷地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讓自身的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不斷地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豐富他們的文學品格,最終實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育,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安永紅.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際現(xiàn)狀與實踐意義:以甘肅省清水縣第一中學為例[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1,4(Z1):25-26.
[2]江成強.基于新課標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思考與實踐[J].考試周刊,2020,4(18):18-20.
注:本文系甘肅省蘭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1年度教師“個人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21]GR119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