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霞
摘 要:情景教學法是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對于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基于教育事業日益被重視的當下,探討情景教學法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多種應用方法,且分析了相關的語文實例,為語文小說教學中教學方法的使用提供了實踐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教學;情景教學法
當前,我國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推行教育改革,以便更好地發揮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在實際踐行中也產生了一些教育問題,引得眾多學者關注與重視。其中,關于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這一問題尤為突出。當前,在高中語文小說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情景教學法來講解新課,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小說自身較為復雜的內容、情節以及結構等,也使此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的應用中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應善于發掘情景教學法的多種應用方法,以最大化地發揮情景教學法對小說學習的益處。
一、結合小說內容巧設問題
問題的提出有助于思維的發散。在小說教學中,打開學生的思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展前設置與作品主題貼合的情境問題,通過小組間的思考與討論來激發學生對小說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對情境性問題的思考,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小說內容的理解、增強對人物特點的認識,往往能取得較為直接的效果。比如,學習《邊城》這部小說時,在讓學生觀看《邊城》電影節選后,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學生提出疑問與思考。學生普遍發出的疑問便是為什么翠翠沒能收獲美好的愛情。基于此,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已經被調動起來,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全文找尋答案,并提出小說中細節性的問題,如作者描繪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的目的是什么,教師通過設置與小說內容密切的情境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小說閱讀,以突出學生學習小說的主動性與思考的主體性。
二、角色扮演
與其他文體相比,小說常常以社會生活為背景塑造一個個獨特、鮮明的小說人物,無論是人物還是故事情節都更突出現實色彩。由此可見,小說人物在整部小說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并理解小說中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魅力等。然而,在當下的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教師卻普遍忽視學生思考的主體性,經常直接告知學生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結果。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被壓制,而且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情景教學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此情況。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可以以小說背景來創設情境并根據小說的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對應的角色扮演,從而讓學生更真切地體會人物性格、理解故事背景。比如,在講解《吶喊》這篇小說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小說背景圖片并播放適宜的音樂來烘托小說情境,與此同時,對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扮演不同的小說人物。在創設的小說情境中讓學生通過飾演體會小說人物更好地理解小說。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角色輪流互換的方式,讓全體學生都能體會到不同人物角色的心理、特征等。此外,該方式有利于教師更好地講解小說內容,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說的感情基調。
三、結合實際講解小說
小說往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師在小說教學中應多結合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去講解。當下高中語文教材中存在以近代甚至古代為背景的小說文章,這加大了高中生對此類小說的理解難度,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挑戰。對此,教師應盡可能地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創設與小說相似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與小說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比如,在講解魯迅的小說《祝福》一文時,針對文中描述祥林嫂在喪子后的情感變化那段情節,教師可以提前講解祥林嫂生活的社會背景,而后讓學生聯系實際思考:當母親失去孩子時,她可能會有哪些心理變化?由此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不同時代下喪子對母親的重大打擊,而后引導學生感受小說折射的更深層次的思想。
總而言之,情景教學法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師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感受小說的魅力,也能夠有效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因而,教師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應充分且靈活地使用情景教學法,呈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馬海華.試論情景教學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應用的作用及其措施[J].語文課內外,2017(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