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清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使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下,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上,教師不斷滲透數學思想,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數學的本質。鑒于此,關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式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甚至對學生的學習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在教學上,教師應該向學生講解與數學相關的思想以及數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感受到樂趣,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并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模式,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
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還是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會導致教學效果差,在教學上不以學生為主體,會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造成教學目標難以實現的局面。此外,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積累的經驗比較多,在教學上就會缺少靈活的教學思維,容易形成固定的教學方式,雖然也會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師的教學思維也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在檢測初中生數學能力的時候,會采用考試的方式,這種檢測方式只能客觀地展現出某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成果,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樣會難以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養成數學創新思維,也不利于滲透數學思想,從而影響了初中數學的發展。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方式
(一)借助構建理論滲透數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在既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學,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對于課本中的概念理論和一些定義,經常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數學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不能有效保障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理解數學知識并掌握,從而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同時,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上要注重給學生滲透數學思維,使學生可以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一些問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數學問題,這也是數學教師主要解決的教學內容,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回答數學問題時,可以對學生展開數學思維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借助數學思維對問題逐步分析,從而可以看出數學思維能夠指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教學的實際意義在于能夠幫助學生合理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將數學思維進一步深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不斷鼓勵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規律和方法,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思維,增強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當出現問題時學生能夠有解決的方法,在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水平的同時還能夠幫助數學教師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構建數學教學情景滲透數學思想
在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上,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構建出不同的數學教學情景,這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使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能夠更加完善,因此,數學教師構建的數學教學情景應該更具有針對性,數學教師還可以根據以往的數學教學經驗利用一些合理的猜想手段,提出相應的假設條件,學生通過合理的猜想,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更加積極地去思考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數學猜想的形式有很多種,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教學目標、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差異性來選擇猜想的形式,在構建數學情景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白,當學生在猜想的時候可能會得到正確的結果,或是錯誤的結果,數學教師此刻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數學思考的過程,而不是關注結果,因為只有學生在思考數學問題的時候,才可能進一步知道數學問題的內容,進而產生自己的數學想法,在現代素質教育的號召下,只有通過滲透數學思想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學習。
由此可見,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下,數學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上要不斷對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數學教師要注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活動,要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身能夠形成數學思維,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菊明.關于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天津教育,2021(14):14-15.
[2]趙小芳.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1(1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