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勝 朱國美 高博
【摘要】? ? 現代學徒制是職業學校根據國家要求,所制定的一種深化產教融合,并且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模式。針對我校中藥制藥技術專業開展現代學徒管理模式的應用情況,參照對我校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學生學習能力和企業實習反饋結果進行調研和分析,我校和教育管理開發企業合作開發了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
【關鍵詞】? ? 現代學徒制? ? 信息化管理? ? 軟件平臺建設? ? 智慧校園
現代學徒制是職業學校根據國家要求,所制定的一種深化產教融合,并且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模式。
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在2020年順利通過驗收成為江蘇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在實施過程中希望能夠借助學校在智慧教育環境建設、教育資源建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和應用融合創新等方面已有的資源和經驗積累,定制開發符合職業學?!艾F代學徒制”育人模式的信息化管理平臺。
一、“現代學徒制”方案實施的現存問題
現代學徒制落地時間短,在此之前學校里沒有先例,所以學生在加入這個班級后,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與普通班級的區別不了解,并且對在校幾年的課程體系和專業規劃認識不清晰。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評價方式單一:①普通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校注重的是學生的結果性評價。而在現代學徒制當中堅持的是校企雙主體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教學,所以企業師傅的過程性評價也應該加入到教學評價當中。②教學評價還可以將課堂簽到,師徒互動,在線學習時長等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探索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多種實現形式。③現代學徒制班級的信息不應該獨立存在于某一平臺當中,而是要能夠和學校的其他平臺如學籍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
二、基于“互聯網+”的現代學徒制管理平臺的建設與應用
針對我校中藥制藥技術專業開展現代學徒管理模式的應用情況,參照對我校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學生學習能力和企業實習反饋結果進行調研和分析,我校和教育管理開發企業合作開發了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
2.1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的功能分析
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以服務學校、企業為主體,致力于打通學校、企業、教師、師傅、學生五者之間的關系,實現數據與信息的互聯共享。[1]利用互聯網+云計算、流程引擎等新信息技術,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通過企業、學校多方的線上協作,建立與完善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等。系統建設遵從《智慧校園總體框架》(GB/T 36342-2018),以及《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教職成函〔2020〕3號),分為基礎層、數據層、支撐層、應用層,以及終端層。
1.基礎設施層:基礎設施層為平臺提供基礎支持。充分利用學?,F有的硬件設施,包括數據庫、服務、存儲,以及教學資源等。
2.數據層:數據層為平臺提供數據服務,是系統的基礎核心,包括教職工庫、學生庫、企業師傅庫、課程庫等。
3.支撐平臺層:支撐層是體現平臺服務能力的核心層,為平臺的應用服務提供驅動和支撐,包括等流程引擎、移動引擎、門戶引擎、數據引擎等功能單元。
4.應用平臺層:應用平臺層是平臺應用與服務的內容體現,在支撐平臺層的基礎上,構建現代學徒制所需的各類應用,為教師、師傅、學生及企業提供服務。
5.應用終端:應用終端是接入訪問的信息門戶,支持各類用戶角色通過電腦端、移動端等多種終端進行訪問。
2.2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的運維保障
1.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的安全保障
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按照不低于GB/T 22238-2019規定的二級要求進行建設,依托學?,F有的互聯網環境,利用學校自有的服務器和網絡安全設備作為屏障,可以根據需求實現內網和外網訪問權限設置。[2]
2.現代學徒制管理平臺建設管理團隊
現代學徒制管理平臺建設,必須以人為本。學校信息化平臺建設和應用,必須擁有自己的技術力量。這樣,系統的開發、平臺的應用才能長久不衰。
學校成立了校企合作“智慧校園建設研發中心”,由信息中心主任擔任“首席信息官”統籌管理。學校提供工作場地、設施設備、測試環境、本校技術人員;信息企業提供軟件工程師、前沿技術設備、師生學習培訓機會;與校方共同開發應用平臺,從而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體現“讓使用者成為體驗者和建設者”的理念,實現多元投入、協同推進。有效保障了現代學徒制管理平臺得以長效運轉。
2.3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的實施應用
通過建設學徒制信息平臺,采用標準化工具引擎實現應用場景的自適應配置。讓所有場景符合校企人三方特點及應用流程,采用自定義培養指標,符合學校教學教育要求及發展方向。
1.課程體系及專業規劃展示。[3]根據高職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所制定的學校課程以及企業師傅課程,以及現代學徒制下的中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可視化的展示,讓學生能夠通過整個知識體系的架構,了解當前自身所處水平。同時還要展示該專業的未來職業規劃,并且詳細介紹,不同的職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側重點,這對學生進行專業認知體系的自主構建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用戶角色分配。根據現代學徒制班級的特色,依據用戶需求,平臺將用戶分為:教師、學生、企業師傅、管理員。
1)教師身份。該身份是校內教師,負責建設專業課程,上傳各類教學資源,創建作業及考試。2)學生身份。該身份可以通過課程搜索、教師邀請等法式加入課程,每個學生的班級、性別、學號等必要信息會在班級中的成員信息欄目里自動列出。加入班級后,學生用戶可以與企業師傅建立師徒關系,及時記錄師徒互動、各種學習進程、課程活動簽到簽退等,詳細地記錄學生在平臺中的學習情況。3)企業師傅身份。通過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現代學徒制班級的合作企業中師傅的全覆蓋:涵蓋師傅的技能證書、職稱、工作履歷以及徒弟的學習過程等數據。借助平臺的數據庫搭建進行信息采集、需求分析,發揮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師資優勢,將切實提高生產、服務一線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解決好合作企業招工難問題。4)管理員身份。負責分配各個角色的權限,統籌管理各個角色的賬戶信息,以及平臺內新聞公告的維護。
3.學徒制指標體系管理:指標管理,可點自定義需要的指標,在主頁面雙擊任意指標可直接編輯指標名稱。通知指標模型的建立,可以實現對學校培養指標的具體的標準確定。
該平臺根據學徒培養工學交替的特點,實行彈性學制或學分制,幫助創新和完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5]實現學校和合作企業的共同評價考核,將學徒崗位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范圍。[4]采用獲得學徒制學分的方式培養和評估學生入企學習過程,建立靈活的、可配置的“學徒制”學分評估體系,依靠動態表單、規則引擎技術確保配置適應學校的要求。提供各個角度的過程分析功能,借助各類分析圖表和算法直觀展示學生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況,為學校、企業提供學生科學的能力數據。
4.多角度的分析功能。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學校各專業實際情況的指標模型,關聯學校教育教學場景,在完成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場景的管理同時,自動完成對學生職業的測評和分析。依靠規則引擎技術確保配置適應學校的各種計分標準,支持配置等級規則、區間規則和復雜的規則組合。
1)分析學生指標分布,采用餅圖、柱圖及雷達圖等多種形式,分析學生各指標的優勢情況,指標得分情況;對于指標強弱分布一目了然。
分析學生分數趨勢,采用折線圖、條形圖等,綜合學生各學期的表現,各方面指標的表現;分析學生在某方面的發展趨勢是否符合科學合理。按照時間/學期維度展示學生能力變化趨勢,與年級平均曲線、與專業平均曲線進行對比,定位自身的能力;與自己學期同比發現自身進步幅度的變化;按模塊維度展示各類教育活動對學生能力增長的影響,發現哪些教育活動需要加強,引導學生主動努力改變自己。
2)評價規則引擎。依靠規則引擎技術確保配置適應學校的各種計分標準,支持配置等級規則、區間規則和復雜的規則組合。①適應未來各種評價需求,需要靈活支持各類規則運算的組合運行,建立數據內容、運算周期、運算表達式和、計分形式和關聯指標的規則模型;②支持多種靈活的規則運算,至少支持配置算術表達式、邏輯表達式和復雜規則運算語句,支持各表達式組合運算;如:規則 {出勤次數〉=10 同時 缺勤次數〈3? 兩條件均為真,才可達標 獲得指標分數 };③規則靈活與內容表單相關聯,自動加載表單引擎設置的各數據項,從而建立采集數據項與運算規則的邏輯關聯,從而驅動在滿足條件時自動完成指標計分;④執行周期配置,與數據采集相配合,支持按操作執行、按時間周期執行規則運算。
5.關聯指標,規則運算最終是為指標提供量化結果,關聯設定影響的指標后,達到條件即可自動為指標加分。
1)實現多平臺的數據互聯互通?!艾F代學徒制”信息化管理平臺能夠通過數據架構將已有的適合中藥制劑技術專業的優質教學資源同步共享到平臺上,也能夠反向對校園資源進行補充,同時也與學校的學籍管理系統實現了數據的同步共享。通過該平臺的建設,打通了各平臺之間的信息壁壘。
2)學生護照系統。護照記錄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過程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變化,通過成績、證書、證明、證章等形式生動呈現。將學生所有過程性記錄分為課程、證書和活動三大類匯總展示,顯示目前的指標總分和分布情況圖;并通過預設的電子模板精美呈現獲得的成就。
3)護照對外服務,依據學生數據產生一份網絡版護照檔案,當學生社會實踐、升學或面試時候,經過學校審核后,通過掃描護照二維碼信息,即可授權訪問學生在校學習生涯取得各方面成績、證明,從而快速了解學生全面的綜合能力。
4)依據學生的數據,平臺都將生產一份網絡版的護照檔案,當學生社會實踐、升學或面試時候,通過掃描護照二維碼信息,可以授權訪問學生在校學習生涯取得各方面成績、證明,從而快速了解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
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平臺目前重點解決了我校學徒制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功能問題,主要以提高現階段我?,F代學徒制的管理效率和規范為主。后續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進行二次開發,包括比較現代學徒制開展同人才培養方案的契合程度,對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各類角色的績效評估等。
參? 考? 文? 獻
[1]周麗琴,劉瀟玲. 運用"互聯網+"平臺實現現代學徒制的師徒關系信息化管理研究[J]. 數碼世界, 2020, No.182(12):195-196.
[2]柳青、韋雅曼、張震華、莫名韶. 面向現代學徒制的智能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軟件工程, 2020,No.258(12)
[3]楊振宇. 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系統的設計[J]. 軟件, 2016(5)
[4]董飛紅, 翁寧.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運用"信息化"手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7,(022)
[5]吳彥. 云教育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