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洪平
摘 要: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重點是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實踐中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推進存在著諸多問題。現針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說明分析,同時提出解決策略,使得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小學英語;應用
當前已經不是僅僅看分數的時代了,還應該學以致用。課堂互動在教育領域屬于一種新型的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已經將這種教學模式引入課堂。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能帶動師生的共同進步,還能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可以全方位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1.教學方法單一,不能與時俱進
目前,“老師范讀—講解—學生記筆記—背誦”的教學模式是傳統的、單一的,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會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沒有了探索新知識的渴望。我們的教學也就變得事倍功半,停滯不前了。
2.過分看重對錯,不敢主動發言
學生對老師通常會有一定程度的畏懼。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是不會主動回答問題的,都是教師以點名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緊張,生怕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不能做到暢所欲言。一次問題回答不準確了,導致下次更不愿主動回答問題了,這是個惡性循環。
3.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心生厭煩
英語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要背誦記憶的內容多且枯燥乏味,而小學生往往注意力不夠集中。基于上述兩個因素,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是有一定壓力的,對于英語的學習會感到膽怯。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互助教學模式應用的可行性策略
1.問答互動教學
現在的小學生很多情況下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結合教材和學生自身的喜好,運用有問有答的互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借助游戲教學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薄弱,處在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后只能死記硬背。因此,針對孩子愛玩的天性,課堂借助游戲,能切實做到勞逸結合,也可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知識。
比如,對于詞匯表,我們可以借助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方案一:將學生分為兩組,教師設定讓學生說出首字母為“S”的單詞,說出數量少的那組,要為班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學生不但可以玩游戲,還需要快速調動自己大腦的儲存。方案二:將26個英文字母制作為提示牌,分發給學生,教師隨意說出一個單詞(如family),讓學生站隊組合完成單詞的拼寫。無論采取何種游戲方式,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都起著組織作用,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下學習,學生能夠“苦”中作樂,感覺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3.情景模擬教學
英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存在“只會做題,不會說,不敢說”的現象,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參與度不高。設定情景模擬的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做到了生生互動,課堂氛圍可以更生動,學生可以更踴躍地開口發言,鍛煉其語言能力,也夯實了學生的英語基礎。
以What does he like ?一課為例,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上放映自己制作的精美的PPT,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完全融入課堂。在PPT制作時加入有趣的元素,將學生的注意力由課堂外轉移到課堂上,這樣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在課堂中結合多媒體教學,既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輕松又快樂的事,又降低了老師的任務量。教育游戲模式在小學教育中也至關重要,所以要根據實時的情況制訂相應的策略,以此來促進教學。這樣既可以了解到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輕松教學,學生對知識理解也更加深刻、更加牢固。
4.角色互換教學
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差,思維還不健全,“教師教,孩子照做”的教學方式會讓孩子形成固定的思考方式。因此,不定期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來當老師,學生就會對課本有深刻的研究,對事物有獨特的見解。
比如,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讓他們針對五年級的Whats the matter?進行講解,給大家上課。通過角色互換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還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教師也可以從深層次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不足和閃光點,得以揚長補短。
英語是當今使用廣泛的國際化語言之一。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英語語感。根據課程內容,教師應切實做到用恰當的方法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大力推廣和應用,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主動思考的能力和積極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拓寬學生的思維,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董穎.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8):96-97.
[2]葛曉夢.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與評價,20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