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波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教學課堂構建成為推動教學發展的關鍵舉措。對小學數學來講,運用互聯網可以改善當前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主動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的現狀,使學生在系統、直觀、趣味教學內容的吸引下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從而構建高效學習課堂。本文就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策略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看法,以期提升教學實效,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 通過將枯燥的知識直觀呈現,有利于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意識,整體教學效果更具實效性與針對性。
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思想,重視此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將其落實于教學中的每一環節,從而滿足此階段學生的多元能力發展需求,進一步深化數學教學改革。
一、借助微課,導入新課教學
作為互聯網技術的重要分支,微課可以將教學內容直觀呈現, 借助這種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促使他們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充分發揮微課的應用價值, 則需要在課前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隨后進行視頻的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時長應適中,大概在 10 分鐘左右,太短則不容易涵蓋所有教學內容,太長則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在制作好視頻后,教師則可以將其應用于課堂導入環節,為接下來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保障。
例如,筆者在講解“小數的加法以及減法”時,筆者將微課應用于導入環節。
首先,學生學情以及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學習內容以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以及運算知識講解為主,通過之前的計算教學不難發現,學生難以在興趣的扶持下主動加入,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選擇微課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性。
其次,視頻制作。視頻內容以引導為主,讓學生自主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含義,使其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運算過程,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最后,播放微課,學生自主學習。為了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視頻為學生呈現了一個生活片段:茄子 5.3 元,黃瓜 6.2 元,則一共花了多少錢呢?學生經過思考,發現解決不了這一問題,于是視頻為學生講解了小數的運算法則以及運算技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且他們的探究意識、運算能力和應用意識有效提升。在播放完微課之后,筆者結合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開展針對性講解,整體教學效果極佳。
二、依托互聯網技術,創設良好教學環境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數學教師可以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使學生在情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例如, 教師在講解“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依托信息技術,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學習條形統計圖之前,班級學生已經掌握了平均數的算法,可以圍繞相關數據,計算出平均數。
于是,筆者在條形統計圖教學中,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嘗試自主解決相關的問題。
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筆者為學生展示了一個花店本周幾種類型花的銷售情況,其中菊花、百合、康乃馨和玫瑰分別售出 130 枝、90 枝、160 枝和 210 枝。
其次,為學生展示條形統計圖,并要求學生計算出平均每一種類的花銷售出多少枝。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熟知此種題型,并深化學生對平均數計算的理解。隨后,筆者讓學生回答,若你是花店老板,你會選擇怎樣進貨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 并回答相關問題。
最后,讓學生嘗試自己制作條形統計圖。為學生展示一個視頻片段,其主要內容以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出示小明家近幾個月來的支出情況,讓學生自主記錄數據,并繪制條形統計圖。
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他們會在趣味內容的吸引下,主動加入學習過程。
三、圍繞互聯網技術,強化課后知識輔導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數學教師也可以利用線上學習平臺, 開展課后指導,鞏固學生的知識所學。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完“三角形”的相關知識之后,筆者將本堂課所講的內容與課后習題上傳到線上學習平臺,讓學生在題目的引導下,深刻掌握三角形的特性與分類的相關內容,并完成習題。
借助平臺的記錄功能,筆者整合了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將這些內容進行分析,結合教學重點,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通過此種教學形式,學生不僅可以在趣味教學內容的引導下進行復習,教師也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借此來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進一步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互聯網技術的引入,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多元能力發展?;诖?,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 圍繞互聯網技術,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深化教學改革, 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 王琴 .“互聯網 +”背景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 [J]. 智力,2020(06):166-167.
[2] 李書華 ." 互聯網 +" 下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J]. 求知導刊,2020(013):33-34.
(內江市東興區五星小學校,四川 內江 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