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彬
摘要:科技發展推動社會飛速進步,人類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也飽嘗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所帶來的惡果,對于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共識。我國更是把環境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并付諸實施,全面開展普及環境保護教育,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健康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初中物理教師要發揮表率作用,在課程教學中、生活中、實驗教學中、課外活動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力求達到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環保教育;滲透策略
科技發展推動社會飛速進步,人類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也飽嘗不當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惡果,面對全球性環境日漸嚴峻的形勢,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共識。我國更是把環境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并付諸實施,普及環保教育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健康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初中物理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及環保教育的重要陣地,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挖掘初中物理課程資源,在教學中滲透環保觀念,力求達到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樹立起牢固的環保意識。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策略作一些闡述。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環境保護教育的目標
依據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初中物理教學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的總目標是,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保護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具體三維目標分別為:一要幫助學生獲得有關環境和環境問題的知識;二要發展學生識別、分析和嘗試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三要樹立學生理性對待環境的價值觀與態度,欣賞、關愛環境及生命萬物,主動思考經濟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環境的影響,分析環境保護措施對他人、環境的影響。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的可行性
初中物理課程內容有著豐富的環保教育素材,例如在《聲現象》、《多彩的光》、《電學》、《物態變化》以及《能源》等章節,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密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在講授物理知識理解和應用的同時,巧妙地將德育和智育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守社會公德,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生態文明理念,從而使他們成為未來的環保使者。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實施途徑
1、利用物理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師要以身作則從身邊小事做起,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環保教育。在公共場所不抽煙,不隨意吐痰,不亂拋粉筆頭,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在實驗課上嚴格按照實驗操作流程,對實驗廢棄物品進行合理處理,廢舊實驗器材應指定回收;在實際生活中要將生活垃圾放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中……以良好的公眾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樹立模范帶頭作用。
2、利用物理課程資源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初中物理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環保素材,教師應當在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找準物理教學與環保教育的結合點,把環保教育合理、巧妙地融入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因地制宜,選取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開展環保教育。例如,講授《多彩的光》章節時,讓學生列舉市區一些用玻璃裝飾外墻的高層建筑,通過講授這些高層建筑幕墻在白天反射、折射的太陽光給居民帶來的諸多不便,既讓學生了解光污染的相關知識,又培養了環保理念;又如,講授《能源的利用》章節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到能源的重要性,還要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常規能源利用中所造成的嚴重危害。例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燃燒時排放過量二氧化碳氣體會導致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多使用氫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再如,講授《聲音》章節時,讓學生明確噪聲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噪聲的來源,最后由老師總結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會嚴重影響聽力,引起神經衰弱、頭疼、血壓升高等疾病,順勢教育學生防止噪聲不僅是個人修養問題更是環保的需要,從而讓學生在思想深處明白環保教育的重要性。
3、利用物理實驗進行環保教育。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學科,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課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滲透。例如,在電學實驗中會造成電池的損耗,物理教師應適時向學生介紹廢舊電池對土壤的破壞,讓學生懂得做好垃圾分類的意義;又如,物理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利用廢棄物品自制實驗器材,在制作潛望鏡、魔術盒、彈簧測力計、密度計等儀器時,可以用牙膏盒、包裝盒、廢舊彈簧、鐵絲、筷子等制作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再如,進行“碘升華、凝華”實驗時,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進實驗,將碘放在密閉的玻璃中進行,這樣既避免了污染環境,又實現了多次循環實驗,也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4、利用身邊物理現象進行環保教育。物理教師要善于發掘身邊的物理現象,讓學生置身于豐富的生活現象中,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例如,電視機、電腦、微波爐、手機、取暖器……等科技產品幾乎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使人類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電磁污染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危害,向學生強調要有節制使用電器產品,實現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又如,針對部分學生浪費水的現象,課上專門組織學生討論缺水的后果,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節約用水,并得出節水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自覺地樹立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保護水質的環境保護理念,還可以引導學生從社會、文化以及經濟效率等角度進行分析,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5、利用參加社會活動落實環保教育。鼓勵學生走出教室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使環保理念延伸到課堂教學之外,讓環保教育得以升華。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媒體中關于科學技術發展的報導,引起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關注科技發展的意識,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思考、研究和提出有利于解決環境保護、人口健康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報告或建議,積極宣傳環保的緊迫性,助推環境保護教育;又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走進社區,實事求是地向廣大居民宣講我國國情的不利因素,并結合我國及世界各國近年來造成特大雪災、洪災、旱災等極端天氣的原因,促使居民產生危機意識,讓民眾逐步用環保的觀點來思考問題,進而理解和配合我國各項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法規。
總之,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勢在必行。初中物理教師應從自身做起,積極發掘課程資源,運用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環保理念,成為具有環保觀念的合格公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地球更加絢麗多彩的明天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淺談可持續發展教育在物理新課程中的實施》 楊凈曉 《教育》2017.12
[2]《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劉 錚 《速讀.中旬》2014.12
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