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其互聯網技術也已經在我國各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在互聯網技術也已經應用到了教育行業,高校中也已經開始發展現代化互聯網教育模式。在這種互聯網視域的發展背景下,高校中的思政教育的開展也是院校中最為重視的課題。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帶動了高校中教育行業的發展,但是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其互聯網技術的對高校教育的發展不僅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思政教育
引言:互聯網技術在社會中的應用能夠明顯的看出,其互聯網中的資源是極為豐富的,這也使得各行業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帶動了新媒體的行業的發展。高校中的教育也開始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在互聯網視域下,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工作也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互聯網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正面影響的同時也會面臨有負面影響,文中將針對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同時對改革的方式進行探討,使其能夠更好的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挑戰
在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時,對資料以及信息的獲取是十分方便快捷的,同時其獲取資料的來源也是愈發的廣泛。高校學生是能夠推動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其高校學生的思維活躍,能夠高效的接收到新鮮事物,這就導致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學生,因此應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目前教師所采用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部分教師對互聯網運用的熟練程度不如學生,這就導致學生能夠在教師授課之前就對新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種現象就導致教師的課堂質量較差。但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其三觀也并不成熟,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這就導致學生無法準確的分辨出互聯網中的正確信息。這就需要教師應重視思政教育的改革,教師應了解互聯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使其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的素養。
(二)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契機
在互聯網視域下,其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已經發生了改變,其高校中的教學也已經不再是局限于傳統的書面教材中,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能夠更全面的對教學資源進行查找,并將教學資源運用到高校的教學中。這就需要高校應重視互聯網在思政教育開展中的優勢以及重要性,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好的提升高校中的思政教育的水平,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高校中的教學模式能夠與時俱進,互聯網平臺的建設還能夠為高校師生建立學習交流的平臺。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枷鎖,通過對互聯網的使用,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使用,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中的趣味得到了提升。
二、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方法
(一)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高校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屬于線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下,使得高校中的思政教育能夠進行新的改革。可以通過對網絡技術的應用,發展線上教學,在疫情期間,各高校課程的開展都是運用的線上教學,也體現出了線上教學的優勢。高校在不斷的發展下,現在可以將線上課堂以及線下課堂相結合,使其能夠在互聯網視域下,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育理念進行改革優化,使其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進步。線下課堂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但是互聯網技術具有多樣化的優勢,這就使得線上教學的模式能夠更好的提升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
(二)提升教師自身互聯網運用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對思政教育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提升對互聯網運用的熟練程度,教師應加強在網絡中對教學資源的獲取能力,使得學生在面對互聯網中信息干擾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及時的進行制止。教師應將多年的教學經驗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使得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順應時代的發展,教師能夠緊跟學生的發展步伐。對思政教育的改革,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還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對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其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思政教育課程的新理念,以此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三)促進高校現代化思政教育方式
思政教育在互聯網時代下面臨著新的改革,可以說是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學生對教師進行的一種挑戰。在教學中,教師作為主導,其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在對思政教育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師生都屬于現代化思政教育中的參與者以及體驗者,這就使得高校中思政教育的改革對教師以及學生都有著一定的影響。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高校中的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變得更為頻繁,同時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對課堂思維進行轉變,形成一種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結語: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高校中的思政教育的改革能夠更好的提升高校中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得高校中的教學模式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高校思政教育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高校教育中帶來新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需要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教學的同時緊抓機遇,提升高校中的教學質量,促進高校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樹海.大學生碎片化網絡閱讀行為調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22).
[2]關心.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進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1).
[3]陳伯豪.互聯網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形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A2).
[4]趙娟.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進路徑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
作者簡介:白雪婷(1992.02—),女,漢族,籍貫:遼寧撫順人,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教師,學士學位,專業:針灸推拿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遼寧省沈陽市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