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睿

摘要: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以生動具體、靈活多變等場景的創設為主題,強調學生課堂體驗的新型教學方法,其直觀性、生動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青睞。成為校園教學模式構建中的重點教學改革內容。鑒于此,文章以情境教學法為切入點,圍繞其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詳細應用方法和路徑進行逐一介紹。
關鍵詞: 情景教學;場景;初中地理;生本;高效課堂
一、情景教學理念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1.情景教學理念
生本教學是一種旨在觸發感悟,促進感悟的教學探索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在生命體驗中去自悟自得,進而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提升。而情景教學作為生本教學的一個分支,自核心素養提出之后,也受到了眾多學校和老師的推崇和使用,該課堂的教學模式,具體體現在老師幫助學生領悟,學生將悟出的結果從各種尺度上進行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內蘊其中的體悟,避免在教學探索過程中出現各種形式主義等。
2.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和地理實踐力。區域認知是地理學基本認識方法,指人們具備的對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特點、問題進行分析、解釋、預測的方法和能力。綜合思維指學生應具備全面、系統、動態地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思維品質和能力。人地協調觀需要人與地理環境之間和諧共處。而地理實踐力則需要學生具備野外考察、社會調查能探索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基于情景教學模式的“從地理視角看澳大利亞火災”教學案例
在對世界區域地理的學習中,澳大利亞作為國家區域地理一課呈現,傳統的課堂趣味性較低,而且難以給人產生深刻的印象,并且對于學生而言澳大利亞雖然有名,但與學生自身生活相差甚遠。為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澳大利亞一課的知識點,本節課引入了2020年澳大利亞山火,以此熱點事件為例,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1.收集資料,分析原因
通過國際新聞和當地新聞材料的收集,學生需要對澳大利亞的火災有初步了解,結合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課本,學生需要了解澳大利亞的位置和范圍。通過查閱資料,找出澳大利亞著火點的分布,并結合澳大利亞的專題地圖對澳大利亞山火的整體的自然地理原因和社會經濟原因進行歸類分析:閱讀教材中提供的澳大利亞的地形圖來看,澳大利亞西部為高原,中部分布著廣泛的平原,東部為山地,東部的大分水嶺阻擋了濕潤水汽深入澳大利亞內部,加之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位于低緯度、亞熱帶,所以該國的氣候類型主要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澳大利亞的氣候整體呈現出半環狀分布特點,這也為澳大利亞的滅火工作增加了難度。而在澳大利亞,河流分布并不多,澳大利亞的主要河流為墨累達令河,分布在中部平原,也不利于滅火工作。再看澳大利亞主要的植被為富有豐富油脂的桉樹,對澳大利亞的火情具有加劇作用。而人為原因,資料顯示,主要為人為對火源的姑息所引發的。
2.結合國情,分析影響
澳大利亞地圖顯示,澳大利亞的國土由澳大利亞本島和塔斯馬尼亞島組成。擁有“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的稱號。由于和其他大洲和國家的隔離,加之缺乏天敵,該國家的很多動物物種都較為古老。因此,也具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的稱呼。而此次火災對于澳大利亞的物種種類和數目來講都是巨大損失。
讀澳大利亞的工農業分布圖,可知澳大利亞盛產羊毛且礦產資源豐富。因此也享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美稱。而此次山火,勢必也極大程度的影響了澳大利亞的工農業的發展。
而澳大利亞的城市和人口,通過人口密度圖顯示,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的東南沿海。學至此,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分析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的自然地理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結合澳大利亞的地形圖、氣候類型分布圖及工業分布圖等,逐條分析澳大利亞城市和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分布的原因:氣候類型主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海洋氣候為主,氣溫降水均較為適宜人們居住;在東南沿海,海陸交通較為便利,加之此處歷史開發早,工業基礎雄厚,因此此處城市和人口較為集中。結合澳大利亞的火情分布圖,此處受到的影響波及較小,但也存在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的影響。
3.反思評價
此次山火,不僅對于澳大利亞有深遠影響,對于全球的生態環境保護都有不可逆的破壞。
如何落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始終是人類發展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此處也給學生留下開放性的問題:此次山火對于全球的影響是如何?如何更好的踐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地協調觀?孩子們在資料查閱收集過程中,更深刻的感受到山火對于人類和地球帶來的危害,更加將人地協調觀根植心中。課程設計最后借用了《流浪地球》中的一段音頻升華主題:“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場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三、總結
將世界熱點問題引入到地理課堂中,分析事件成因、影響的過程中,將地理學習方法融入其中,寓教于樂,并用實例教會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課堂富有趣味性,且能夠將學生的格局放眼于世界之中,將個人行為同地球生態捆綁在一起,更能夠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中所提及的人地協調觀。
廈門外國語學校 福建 廈門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