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利
摘要: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數學是一門研究學習數字、結構、圖形等抽象的理論知識的學科。數學知識是物理等理科學習的計算工具和理論基礎,它具有培養人的邏輯思維、提高鍛煉人的智力水平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數學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學好數學需要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精神力,以及長久的堅持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現狀;作用;策略
數學作為我國教育系統中長期存在的傳統學科。從現實角度分析,數學的成績在學生的綜合測評中占比較大,近年來奧數比賽的獎杯、證書在教育領域的權威性也不斷增強。作為理科學習的基礎,數學人才的研究方向和發展對于國家科技的進步具有極大的貢獻意義,因此國家重視小學數學基礎的培養。從學生的身心發展來看,數學作為邏輯學科能夠在幫助學生幼年時期開發腦力心力,培養學生細心、踏實、嚴謹的生活態度。教育要從基礎做起,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刻不容緩。
一、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習慣現狀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育改革停滯不前,教師仍堅持落后陳舊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狀態。傳統的“灌輸式”數學課堂枯燥乏味加之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大等特點,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普遍不高。“我講你聽”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在學習上過度依賴教師,學習能力愈發下降。不僅如此,輔導總結資料層出不窮,輔導班和學習的“車輪戰”以及家長的“學習包辦”,學生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影響了他們的個人主見和思考決定的能力。其次,從學生本身來看也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習時普遍存在存在為難情緒,課上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課下自律刻苦意識不強將數學擺在學科的最后的位置。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有待改變,教師要引導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有效的數學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二、探究培養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習慣的作用
2.1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助于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數學課堂質量,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一步。自主學習意識增強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思路中,維護課堂秩序。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能夠調動課堂學習氛圍進而引發教師的教學激情,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學氛圍流暢輕松符合當代教育改革的新標準。高效課堂發展進步的同時,學生也能夠更多更好學習的數學知識,促進數學教育的發展。
2.2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利于小學生人格樹立全面發展
課堂的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性格態度。在數學課堂上要求學生集中精力專心聽講、細心嚴謹的計算檢查答案,培養學生迅速思考并果斷排除。這些數學學習習慣能夠影射到學生的生活成長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細心謹慎的優良品質。在數學的學習中教師常常提倡“衡量和比較”,再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的題目時要學會暫時放棄,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得到更讀的分數,這樣的數學思維習慣能夠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和智慧理智的生活態度。
三、探討養成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習慣的策略
3.1鼓勵課堂發揮,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意識到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事實。在課上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增加課堂互動,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的部編版數學課本第四章“可能性”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本制作一個裝有黑白小球的箱子,在課上讓學生隨機抓球,最后統計得到概率結論。這樣可以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又能調動課堂氛圍。其次,教師可以增加課堂提問互動環節并給予加分獎勵,學生搶答學過的知識也可以是即將要學的簡單的基礎概念。充分利用學生競爭心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3.2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團體合作以及交流共享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的部編版小學數學課本第五章節“圓”時,在課前預習的環節教師可以分配給各學習小組任務,讓學生合作準備測量圓的周長的繩子、紙板、美工剪等,并測量好該組的“圓”的周長面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拉進學生之間的關系,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擅長的部分,通過成員之間的討論和互相學習還能夠解決一些教師在課堂中沒有講解的簡單基礎問題。
3.3積極參加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定的環境有助于陪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校要聯合教育部門和教育機構積極開展數學競賽和數學文化建設活動,教師要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其次,數學的教學要結合生活和社會實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作用。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的部編版數學課本第七章“統計”時,此前學生在四年級的課程中已經學習了“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時”的有關知識,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做一個關于“學校各年級學生喜歡數學學科人數”的統計調查,在實際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傳遞學生結合實踐的數學學習習慣。
3.4家長學校監督,增強學生的自律習慣
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習慣,功夫在平時。在課上教師引導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課下教師家長的監督教育也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一步。習慣的養成不只在朝夕,更在于長久的堅持和恒心,針對于小學生自律意識不強的問題,教師要預估作業量,保證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能進行預習和放松。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娛樂,陪伴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自律的學習習慣,在課上學生就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當然適當并不等于杜絕,可以允許學生使用電子信息資源,充分利用當代科技進步帶來的社會和教育福利,通過觀看微課,閱讀百度百科培養學生主動尋找探索數學知識的學習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獨立自主自信的長遠發展。教師要尤其重視學生獨立學習習慣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關照每個學生的心理心情狀況并且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奠定好小學的數學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祁貝貝.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3):59.
[2]陳春鳳.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養成教育[J].學苑教育,2019(07):48.
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小學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