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漢
【摘要】伴隨新課改推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為教師的教學的首要任務。受到互聯網、以及初中生青春期的影響,使得對初中生的德育教學迫在眉睫。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校的主要負責人,要擔負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的重任,使學生學會正確對待網絡,平穩度過青春期。班主任在滲透德育內容時,要注重走進學生內心深處,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德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并讓他們成為社會所需人才。基于初中班主任的視角,本文主要闡述了展開德育工作并進行心理溝通的意義以及相關的策略,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理溝通
引言:科技突破,社會進步,人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對人才的渴求也不再只單純看重學習,更加看重學生的道德修養。為此,我國的教育部門也提出了素質教育,從而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不僅學習好,個人的綜合素養也好。在初中,學生較為叛逆,班主任在對其進行管理時,要深抓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展開對話,并將德育內容滲透其中,使得學生參與到日常管理中,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也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更加有效。此外,班主任也要將學生始終放于主體地位,才能使自身的管理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一、在初中展開德育以及心理溝通的意義
初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且他們的獨立意識較強,不喜歡被成年人所掌握,因此,其叛逆心較強。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積極與學生展開交流,并及時掌握學生在心理上的變化,將德育工作和心理溝通進行有效地融合,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理解學習的意義。兩者有效融合的意義如下:
第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教育也開始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二胎、三胎政策放開,但多數學生仍為家中獨子,他們獨享來自家人的愛,這也使得一些學生,在學校與其他同學交往時,不懂如何與人相處,性格上較為自私。因此,班主任在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展開的德育教育,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使其交往能力提升,促進其全面發展。
第二,科學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學生也能了解更多的事物。且初中生對世界的好奇心較強,但他們的判別力較差。因此,教師根據學生這一特點,與其進行溝通,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辨別力提升,促進其健康成長。
第三,一些班主任對德育的認識不足,且并未意識到德育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在滲透德育時,常一帶而過,毫不重視,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班主任要改變自身對德育的看法,并在先進的教學理念下,運用恰當的方法與學生在心理上,展開溝通,滲透學生的德育教育。
二、在初中德育和心理溝通展開的策略
(一)樹立榜樣,引領學生
初中生的學習科目增多,且面臨著中考的壓力,而部分教師和家長更多關注學生的成績,這也使得他們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并在與學生溝通時,常以自己的想法為主,而初中生正處叛逆期,其心理不夠成熟,所以,常會出現消極的情緒,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另外,初中生對事物的看法較為片面,他們需要班主任對其的正確引導,否則,這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影響。因此,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展現自身的引導作用,樹立榜樣力量,通過自身的行動,增多與學生的交流,關愛學生,與學生共同成長,且適當滿足學生的一些需求。通過班主任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使學生形成對事物的正確認知。
例如,筆者會定期為本班學生舉辦主題班會,通過觀察、分析本班學生的特點,選擇的主題循序漸進,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和外界的事物。同時,筆者也會在主題班會上,滲透德育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身的人生理想,促進自身道德修養提升。所以,班主任要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提供參照,并通過自身正面積極的形象,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與學生交流增多,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關注學生心理,發揮師生溝通優勢。
班主任要對初中生的情感、心理變化了解清楚,這樣才能使得師生能進行有效溝通,德育工作也能順利展開。初中生對外界的評價十分敏感,常因他人的評價而焦慮、叛逆。因此,班主任要多了解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愿意聽班主任的建議,促進自身成長。
例如,筆者常為學生舉辦趣味十足的游戲,且設置競爭機制,然后與學生一同玩耍,從而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在這游戲中,筆者參與其中,也能更好地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此外,在進行游戲時,筆者也能更好地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更好地展開德育工作。
(三)展開隨機教育,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班主任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德育內容,展開德育教學,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日常,觀察學生的生活,及時抓住教育的機會,展開隨機教育,深挖事件背后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規范個人的行為,使其看待問題眼光長遠,并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例如,初中生的好奇心重,且現今部分學生易被一些網絡游戲所吸引,因此,讓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游戲,合理玩耍,放松心情也成為班主任的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筆者深入分析了本班學生迷戀游戲的原因,但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并未直接批評,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展開教育,這也有效地避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順利找到問題的根源,更有針對地提出了相關策略。
結論:綜上所述,班主任要深抓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而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展開德育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道德水平提升。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日常時,要注重將心理溝通和道德教育有機結合,明白二者結合的意義,高度重視二者在教學中的應用,運用一些恰當的方法,如,樹立榜樣、關注學生心理,展開隨機教育等,去更好了解學生心理,展開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出優秀人才,也使自己的班級管理發揮出更大價值。
參考文獻
[1]紀魯.心理溝通與初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微探[J].科幻畫報,2021(01):144+146.
[2]何恩明.心理溝通與初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的關系及落實策略[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417-2419.6956D528-B5F4-4810-A7C1-094204267F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