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要:近些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是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基礎。結合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在短跑方面的授課要與時俱進,積極主動關注社會上新型的短跑教學課程內容,使學生在短跑訓練中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短跑教學;學習效率
引言
初中體育教學項目中,短跑項目是其中一項較為重要的項目。初中體育中進行短跑的教育教學旨在發展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生的骨骼發育,讓學生在短跑項目中能夠有更好地爆發力,鍛煉學生較好的意志力。對于短跑項目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短跑的訓練有一定的技巧性,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短跑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使得短跑項目在學生身上的作用得以充分地發揮。
一、初中體育短跑教學創新的意義
在一般的體育短跑的教學中,教師只是簡單地進行短跑技能的教授,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個體差異等。但是每個初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有一定的差異性、運動的技能方面也有一定的區別,在進行體育教育時是一定要重視到的,才能夠使得每個學生的運動能力良好地發展。通過對初中的體育短跑教學進行創新,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進行體育短跑教學,促使每個初中生都能夠掌握短跑的技巧,促進初中生的整體發展。并且,創新體育短跑教學能夠提升體育短跑教學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推動教師在體育短跑教學上的發展。
二、初中體育短跑教學的創新策略
1、提升學生參與短跑的積極性,營造較好的課堂氛圍
如果要很好地提高學生參與短跑的積極性,就要從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出發,先讓學生全面了解短跑的內容,使學生正確的認識短跑,讓學生明白短跑是一項怎樣的運動,也讓學生懂得短跑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好處,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短跑的欲望,提高學生參與短跑的積極性。
2、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短跑,引發學生進行短跑學習的興趣
學生對于一項運動的學習,源于對于此項運動的全面了解,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短跑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全方位的了解短跑的內容如短跑基本概念、短跑明星、短跑的好處等,學生在全面掌握了短跑的內容后,有了對于短跑的清楚認知后,才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對于短跑的學習,提升學生參與短跑的積極性。
3、讓學生充分了解短跑的基本特點,樹立學生學習短跑的自信心
很多學生在認識了短跑后,會覺得自身沒有對于短跑強烈的自信,認為自己做不到等。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將短跑的基本特點給學生進行講述清楚,讓學生知道短跑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和困難,逐漸地幫助學生建立參與短跑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以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參加短跑運動,促使學生在短跑運動中的潛能的開發。
4、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的內容和授課方式,長時間不進行改變,都會使學生產生疲憊無聊的心理情緒,所以,在初中體育短跑教學中,教師要適當推陳出新,創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使學生訓練時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不會對短跑訓練產生厭煩情緒。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彩色卡片放在距離不同的地方,然后準備一些寫好顏色順序的字條讓學生抽取,把學生進行兩兩分組比賽。比如,抽到“紅綠黃藍”學生就要在開始之后先跑到紅色卡片處,再分別跑到綠色卡片、黃色卡片、藍色卡片處,最后再跑回起始點。多次比賽抽卡后,根據速度來決定獲勝者。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就發揮了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合理有效地進行短跑訓練。游戲短跑教學勞逸結合,讓學生在訓練中能愉悅情緒,放松身心。在學生興趣方面,教師可以從學生愛好入手,結合學生各方面興趣,制定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幫助學生得到更加有效的學習。
5、尊重個體差異,針對性的短跑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內容和環節的設置,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根據學生不同的差異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采取合理的短跑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短跑的技能,提高短跑教學的教學效率。
6、注重短跑訓練強度
體育教學環境對于短跑訓練的學生來說,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強度壓力。很多教師會盲目地以為學生可以完成自己制定的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在訓練中苦不堪言,不得不增加身體負荷,從而導致意外的發生。這不僅是學生對于短跑訓練機能掌握得不徹底,也是教師盲目自信的表現。因此,初中體育短跑訓練中,對于體育機能較為活躍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適當提高訓練強度。例如,在訓練學生起跑動作時,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就可以把正確的起跑方式和短跑相結合,能力較差的可以觀摩優秀學生的起跑動作并進行簡單訓練。等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開始掌握后期加速階段學習時,能力較弱的學生再開始對起跑方式進行訓練。這種方式把學生分成兩部分,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全面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對起跑姿勢的掌握。
7、關注學生短跑未來發展
短跑訓練階段,當學生對短跑有所掌握之后,教師就應該對學生未來的體育教育有所引導,主動發掘學生潛力,幫助學生培養短跑素養,提升學生短跑爆發力等,都是體育教師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應該做到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具體訓練時,可以根據理論知識進行有效教學,也可以通過情景演示,讓學生把握短跑要點,從而幫助教師解決學生短跑實踐問題,增加學生短跑訓練知識。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開展“體育小老師”的活動,規范學生短跑動作,讓跑步要點掌握較好的學生來當小老師,給學生教學的時間,讓學生之間對短跑動作和內容進行討論,讓小老師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糾正同學的短跑動作,被指導的學生也會產生好勝心,從而規范自身行為,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當上小老師。
結語
總之,短跑作為學生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其重要性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不言而喻。教師在教學時也要嚴格要求,適當鼓勵,幫助學生在體育短跑方面有所發展,落實好新課改短跑的教育理念,強化學生身體素養,提高學生整體發展水平,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科學的運動方式,通過優化短跑教育模式,打造更好的初中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志勇.論初中體育短跑教學與訓練[J].文淵(中學版),2020(7):73.
[2]鐘瓊.初中體育短跑教學與訓練探研[J].成才之路,2020(21):68.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第二中學 0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