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吳磊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完善,并在多個行業中得以應用。教育行業是我國研究的重點,需要引進信息技術。數學學科一直是教學的難點,盡管小學教師制訂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案,但教學質量仍舊難以提高。鑒于此,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實現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我國將信息技術的研究視為重點,近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信息技術的融入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知識的學習不再單純地依賴教材,而是借助信息技術了解課堂內容,激發了學習興趣,拓寬了知識視野。信息技術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不一樣的數學知識,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的內涵,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力。所以,本文以作者平時的教學經驗為基礎,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的結合,目的是革新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效率,詳細如下。
一、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面臨的困境
(一)重視課堂情境化的創設,忽視了基礎數學知識的講解
為了改善教學質量,部分教師革新教學手段,引入了信息技術,但是,教師將信息技術用于課堂情境的創設,雖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卻降低了學習質量。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開展了多樣化的情境教學,重在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情境教學無法結合書本數學知識,學生的基礎知識難以打牢,使整個課堂教學虛而不實,無法實現教學目標。
(二)信息技術教學優勢難以發揮
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基本實現了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初步研究發現,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盡管優勢顯著,但如果不科學地使用,其也將形同虛設。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使用最多的就是信息技術,部分教師甚至直接用信息技術替換書本教學,該過程中并未實施教學模式的革新,只是將書本內容放在了多媒體上,此時信息技術的優勢無法發揮,久而久之,小學數學教學表現為資源浪費嚴重。
二、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的實施方案
(一)重視微課教學的實施,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
微課教學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廣泛認可,是目前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微課教學重視的是教學視頻的制作,主要的特點是利用率高。詳細來說,教師事先將課本知識制作成視頻,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初步了解,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一般來說,微課視頻內容比較新穎,且形式以動畫題材為主,極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完成了課堂知識的預習工作。通過微課教學,學生初步了解了所學知識的內涵,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大致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數,為后續有針對性地實施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教學“正負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為學生制作了微課視頻,視頻的內容分為兩個場景,第一,學校小賣部由于管理不善,使10月的營業額虧損了1000元;第二,12月份的東北,戶外天寒地凍,溫度僅為零下10℃。通過以上兩個場景的觀看,學生大致了解了什么是負數,懂得了負數的基本意義,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了負數的讀法。在隨后的時間里,教師帶領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負數,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負數的含義。如此一來,數學知識的講解更加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更加具體,學生以學習興趣為引導,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二)實現教學情境與數學內涵的結合,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的實施對小學教學質量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學生通過情境去學習數學概念,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從多媒體技術中了解了圓柱和圓錐的概念,并觀看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即蠟燭、電池等,此時,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為后續空間幾何體的計算打下了基礎。多媒體技術的融入,使課堂教學實現了教學情境與數學內涵的結合,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更加直觀,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結語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不可忽視,尤其是要重視信息技術的研究,做到信息技術與數學內涵的結合。在小學課堂上,教師的任務是引入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改善學生的學習氛圍。在未來的時間里,小學數學教學還將繼續完善,信息技術也將不斷發展,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以確保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麗云.淺析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融合途徑探索[J].考試周刊,2019(74).
[2]邊巴.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索[J].發現,2018(6).
[3]羅生乾.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高效課堂[J].中外交流,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