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芳
摘 要:思維導圖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對提高學生理解和記憶事物的能力也大有裨益。因此,借助思維導圖,促進高中學生政治學科的學習效率已經成為新課改的方向與共識。探討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并提出了具體的應用建議與實施策略,力求在實踐應用上做出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贊博提出的,能有效幫助使用者整理邏輯思維,并將多種信息進行有效歸納的邏輯工具。它從中心思想出發,通過將相關的各種概念進行拓展,進而觸發靈感,所以又被稱作“靈感觸發圖”或“心智圖”。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加清晰地從多方面認識事物,也可以借助畫出的關鍵詞語和圖形信息等幫助人們記憶事物。在新課改強調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大背景下,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拓展邏輯思維的特性,培養學生知識的轉化與應用能力,充分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作用與優勢
1.有助于提高學生整合、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高中政治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才能有效開展學習。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很多高中生存在著不理解題意的現象,表現在面對提出的問題不知道應該從哪里說起。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將問題的中心思想進行有效的提煉,再以中心思想進行拓展思維,搜集服務于中心思想的各種論據、知識材料,對中心思想進行支撐。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訓練,鍛煉學生歸納現象與總結問題的能力,將問題的關注點從問題本身逐漸轉化為對問題形成的分析與解決上,既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幫助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從而有的放矢地學習。
2.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通過思維導圖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政治學習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以發散性的思維方式開闊自身的想象力,不再受到思維定式約束,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辨意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畫出的思維導圖,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掌握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狀況如何,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另外,借助思維導圖的發散思維,也可以讓同學之間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每個人都圍繞著自己對問題關注的中心點進行思考,而從他人對問題的視角上看,則是另外一種不同的認識。在這個取長補短的過程中,無形中就可以讓學生開闊思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有效地解決傳統政治課堂教師一味傳授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弊端。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1.通過思維導圖,提高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
借助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通過形象化的文字、圖像和顏色,讓學生將一系列的知識點整合貫穿在一起,形成對知識的立體認識,借助不同的顏色標識,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也讓學生能夠快速找到知識的重點。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政治學科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按勞分配這一中心點出發,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自由聯想并梳理其他各種分配方式,并用不同顏色表示其他分配方式之間的關系,最終搭建出按勞分配完整的理論知識框架。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按勞分配這一理論概念有更加直觀和具體的認識,又能夠讓學生清楚理解各種分配方式之間的關系,避免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概念混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
2.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改進學生的固有被動學習模式
在以往的政治課堂學習中,教師經常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過于依賴老師的幫助,對老師所講授的知識一味全盤接受,導致缺乏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的能力。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動手實踐和主動探究,構建自身知識體系,也與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相違背。而借助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式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將課內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現象相聯系,讓學生不再把政治學習看作是解題方法的訓練,而是會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理解當前世界的時政形勢,從而提高了邏輯思辨的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比如,在講授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政府的職能出發,梳理出政府的經濟職能,政治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等不同方面,再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聯系時事熱點,并要求學生進行討論。這樣不僅方便學生理解政治學科的抽象概念,也能夠讓學生避免死記硬背,還能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思維導圖可以較好地運用到高中政治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將思維導圖和教學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更好地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喬鵬真.思維導圖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