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梅
摘 要:高中政治課基本覆蓋經濟、哲學、政治等內容。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內容深度越來越強,部分學生感到學習有壓力,或感到枯燥乏味。教師應思考怎樣讓課堂變得活躍有意義,探索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政治;學習效率;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課是一門現實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生中應理論聯系實際,從理論出發結合社會現狀和時事新聞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學生的學習是在不斷地探究中完成知識的自我構造,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以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效率為中心,進一步探討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
一、培養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意識
高中時期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學習任務也很繁重。因此教師在學生中要找準位置、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用理論結合實踐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所學內容。新課標要求政治教學要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堅持知識性和思想性結合,堅持啟發式教育。在政治課教學中應充分體現這些要求,在學生中以材料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進行引導式教學。教學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將優勢轉化為掌握知識的能力。不能像過去那樣把知識從書上搬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提供具體案例讓學生去思考、去體會、去解決,讓學生在思考中經歷知識生成的過程。大力推進開放教學,從而實現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
二、改變高中政治課的教學形式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以“教”為目的,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過多地以書本知識為重點,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學生學習也主要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主,這樣機械式的教學方式往往學習效率低,針對此問題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接受學習的同時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針對某一問題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新穎的方式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例如,結合書本知識給學生提供社會熱點政治問題,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這樣學到的知識點就不會那么容易忘記,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提高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能力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在當下充滿新事物的時代,教師首先應與時俱進,通過不斷加強學習,知識縱向深化,追蹤學科最新動態,跟上時代節拍,將最新觀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分享給學生,為學生做良好的領路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體系。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我們更應主動學習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緊跟時代潮流,學習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網絡優勢,用更新穎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學科魅力。我們要通過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改進教學方法,促進自身發展,充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熟練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想,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及時了解和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如此才能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準確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
四、加強高中政治教師的監督與評價
學生的學習狀況有考試成績作為檢驗標準,教師的工作也應參加“考試”。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學生的成績只是檢驗教師工作的部分內容,教師在平常的不足之處還需學生的反饋,以便教師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可以安排聽課,通過聽課者對課堂的觀察來評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不足,課后任課教師可以通過和聽課者的探討,發現不足并加以改進。
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高效地學習是每個教師都關心的問題,而每個學生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探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尊重每個學生的特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讓書本上的內容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引導學生多關心時事新聞,將課本上所學知識與時事政治相結合,有利于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起來也更容易一些,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范玉娥.淺析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18).
[2]牛小文.淺談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高考,2019(16).
[3]林月敏.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效率策略談[J].教育觀察,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