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高職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它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高等教育的任務,培養職業人才,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就當前時代發展提出的要求而言,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對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方式進行創新。然而,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應該對其自身的體育教學進行創新改革,本文就此展開探究。
關鍵詞:教學創新;高職教育;體育教學改革
引言:
對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而言,其主要目標是培養既具備體育專業高素質又擁有專業技能的人。這樣的體育型人才,在專業水平過關、身體素質優異的情況下,還應該具備突出的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夠滿足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需求,為時代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使用新媒體教學,響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要求
將互聯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體育專業技能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元,這樣就能改革創新傳統體育教學課堂,彌補傳統面對面教學方式帶來的諸多缺點與不便。比如師生之間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進行授課時,教師只做單純的演示,而學生被動接受,但通過互聯網教學時,教師既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的形體動作進行指導,及時發現學生體育訓練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使體育教學更加的優質高效;又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以及師生之間的溝通頻率。與此同時,將互聯網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還能夠滿足學生課下進行體育技能訓練的相關需求。比如,當學生對課上的某一內容掌握并不熟練時,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拓展練習與鞏固,此時學生既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相關訓練的視頻來進行課下訓練,也可以通過網絡尋求教師幫助,這樣就打破了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其不再局限于線下和課上,而是可以拓展至線上與課下,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選擇,有利于他們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身體素養。
二、實現教學觀念的轉變,樹立創新型教學目標
要想達到高職體育教學創新化這一目標,首先要從高職教師自身做起。教師在這一創新過程中起著引領者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先轉變自身的傳統觀念,積極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并且將具備創新元素的體育學習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從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加符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水平,并且最大程度上挖掘他們的體育潛力,培養體育領域的創新型人才,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為時代輸送創新型的體育人才。
三、創新體育教學理論,做到與時俱進
體育教學理論的創新是體育教學實踐創新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當及時做出相應調整,保留體育教學理論中符合時代發展以及學生身體素質的內容,并且去除落后于時代或不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容,這樣既能以社會發展為導向進行創新,又能全面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潛力,促進其全面發展;還能改革傳統體育課堂,減少其中不合時宜的傳統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水平與質量。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在體育教學中融入與競賽有關的內容,即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組織相關體育競賽,利用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從而培養全方位的創新型體育人才。
四、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往往會表現出對不同的體育運動的獨特喜愛,而此時高職院校教師要做的就是提高他們對這項運動的熱愛程度,使之成為學生的一項特長。當學生對某一項體育運動有充足的學習興趣時,隨之就產生了創新體育教學傳統內容的需求。如果此時教師仍然秉持傳統教學觀念,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樣無疑會打擊學生在體育學習上的熱情與信心。所以體育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需求,及時創新觀念,與時俱進,對傳統課堂教學內容作出相應且合理的調整與補充。例如,在發現學生對籃球這項競技運動有濃厚的興趣時,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就應當積極回應學生對籃球運動學習的合理訴求,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現狀,開展籃球課程,教給他們籃球運動的相關技巧與技能,為學生提供內容講解和動作示范,同時還可以組織籃球競賽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運動的能力。
五、加強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
許多高職院校因為體育教學設施不足而不便開展相應的體育教學。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方主體的努力:首先是與體育教學相關的監督部門,應當主動介入,定期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并監督高職院校進行整改,以保障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其次是學校層面,應當重視體育教學,劃定一部分資金投入到體育教學所用的基礎設施的維修當中,同時為了減少體育器械的損壞,也可以在體育運動場地周圍安裝攝像頭,或組織專人進行巡查 ,減少或防止損壞體育器械現象的發生,延長體育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再其次是教師層面,應當教育學生正確使用體育器械,及時發現學生在使用體育器械時的不當行為,加以教育并且阻止,從而減少學生攀爬或損壞器械的現象,降低學校維護器械工作的難度;最后學生應當積極主動地學習體育器械的正確使用方式,聽從老師給出的意見,規范自身行為,不損壞體育器械,同時還要監督身邊的同學,及時制止他們損壞體育器械的行為,為體育課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機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積極進行創新,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才能獲得長足發展。怎樣用創新引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展是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為了適應創新時代的需要,高職院校應該立足自身實際,為創新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在教學過程中穿插網絡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總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龔婷婷.教學創新導向下的體育教學改革分析[J].農家參謀,2020(01):254.
[2]嚴佑平.教學創新視閾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229.
[3]高宏橋.教學創新視閾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路徑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17):178-179.
[4]孫超.基于創新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3):10.
[5]楊曉波.教學創新視閾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路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47.
作者簡介:江志鵬(1993.11-),男,廣東廉江人,大學本科、學士,體育教育,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