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摘要:道德與法治一直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具有道德水準,不一定具有法律意識,道德是法律的最低限度。只有道德與法治的思想觀念都在正確的水平線上,才能完善個人的綜合素養。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在提升學生道德底線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法治教育。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法治教育;初中教學
道德與法治是并存的關系,有法律意識,才會標準自己的道德底線。但在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一味注重學生的道德層面培養,卻忽視了學生的法治教育,這其實已經對道德與法治教學造成了直接影響。因此,基于新課實施下,需要教師重新認知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并且重視學生的法治教育,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才能具備基本的道德素養。規范學生的法治思想,重新定義學生的道德規范。
1貼合實際,樹立觀念
法治教學缺少實際案例作為依托是目前的教學現狀之一,融入真實案例,加強學生法治觀念的建設,樹立正確法治意識,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可以說學生要具備法律意識,才能依靠法律衡量道德的標準。
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學習中,根據真實案例,讓學生用法治角度進行分析,才能提升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如,案例一:一名男士無視電梯上的標志,在有他人乘坐電梯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停止吸煙的動作,也因此引發了糾紛。案例二:一樣是電梯吸煙,但不同的是,第一個案例當中只是發生了口角糾紛,但在這個案例中,吸煙者和勸阻者卻發生了肢體糾紛,甚至吸煙男子還把他人打成了重傷。那么這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不同的爭論,部分認為還是先以道德來制約,但另一部分學生認為,不同于口角糾紛,肢體碰觸已經構成犯罪,必要拿起法律武器進行合理的維權。那么針對學生不同的說法,教師先要表揚積極探究的精神,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的法治觀念,第一種案例確實不構成犯罪,依照事態,還屬于道德層面,但第二種案例性質就發生了改變,已經觸及法律,像這樣的生活案例,必須依照法律進行解決,生活中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但人們需要明白,生活當中需要法律,也必須遵從法律來解決事情,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法律觀念。
2優化教學,引發共性
法治課堂教學缺乏內容共性。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優化教學,引發學生的共性,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切實貫徹新課標準,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網上交友新時空》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來引發學生的共性,加強學生的代入感,也將法律意識對其進行滲透。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模擬網絡交友的情況,一名學生作為網絡達人,擅長運用各種軟件結交朋友,另一名學生則作為“神秘”的網絡友人,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名學生通過社交軟件加了“神秘”人為好友,并且這位“神秘”人以低價購買游戲裝備為由,先后讓這名學生轉賬多次。情境故事演繹到這里,已經讓其他觀看的學生非常焦急,甚至出言提醒那名學生不要再上當,因為一切都是騙局。情境故事的最后,作為網絡達人的學生也最終醒悟,并拿起了法律的武器,通過法律為伸張了正義,也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這樣的情境故事演繹,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性,同行也提醒學生,網絡交友需謹慎,一定要法律防范意識,如發現不對,則立刻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這樣既優化了教學,也引發了學生的共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才具備實效性。
3法律培養,提升素質
法治教學當中教師的法律常識有待提升。只有教師的法律素養必須得到切實的提高,完善個人師資素養,才能將有效的法治觀念傳達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
例如,在《師生交往》的學習中,學校可以參照這個課題,開設師生公共課堂,在這節公共課堂當中,教師與學生一樣也是被教育的對象,學校可以邀請法律專業人士,以專業的角度來解析師生交往之間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作為教師,在師生交往中,不能“端架子”,教師固然是威嚴的,但卻不能將這種威嚴當做一種權利的象征,隨意對學生頤指氣使,這首先就失了教師的風度;作為學生,在師生交往中,要尊敬教師,對于教師的教誨要銘記于心,對的要執行,不對的可以糾正,但不能將教師的話當做耳邊風。教師與學生都要在具備法律意識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交往,既提升師生關系,也建立良好信任。這才是師生交往該具備的。通過這樣的公共課堂,既對學生進行了教育,也對教師進行了法律知識的培養,提升了個人的素質,只有教師的素質提升,才能更好的教導學生,建立正確法治觀念。
結束語: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重視法治教學是課程的關鍵。在這當中,教師需要通過實際案例,結合課程,樹立學生正確的法治觀念,進一步優化教學,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提升教師素質,加強法律培養,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秀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19(7):1.
[2]徐旭.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