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秀
摘要:在初中階段學習中,數學是十分重要的課程,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同時還應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對此,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作為研究對象,對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的教學策略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探索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習能力,據此為學生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為學生介紹數學接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因此,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的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比較高,則學習欲望強烈,因此,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動力。因此,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此,教師可選擇從生活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進而發展學生的探索能力。比如,在《軸對稱》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物體作為教學案例,比如中國傳統剪紙技術中的有些圖案、某些車的車標;在學習《平行線》一課時的時候,可以向學生們展示體育運動中的雙杠等等,使得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另外,教師還可設計趣味性實驗,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欲,在《軸對稱》教學中,教師在可要求學生主動探索身邊的軸對稱圖形,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進而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明確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1]。
二、培養學生自我思考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為學生設定難度適宜的問題,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中。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理性思維、邏輯思維的關鍵學科,教師通過設計適宜的教學問題,并制定學習要求,可引導學生進入進入數學學習狀態,激發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對此,在課堂教學中,可采用情境教學模式,比如,在《軸對稱》的分支課時《利用軸對稱進行設計》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提出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圖形或者標志是軸對稱圖形,大家可以動手繪畫,大家在觀察、思考在繪制軸對稱圖形時有什么感受?”再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各個小組成員獨立完成軸對稱圖形繪畫,并在組內、組間進行對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軸對稱》教學中的數學知識點,同時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獨立的思考和學習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營造出輕松的教學氛圍,所有學生均積極參與繪畫、討論中,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
三、傳授學生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首先教師應為學生介紹學習方法,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并且靈活應用高效的學習方法,避免盲目、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具體而言,教師可為學生介紹數學知識探索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感知數學問題,在為學生講解數學題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首先學習教材內容,然后提出問題并分析,找出題目中的隱藏條件,進而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另外,還應為學生介紹數學思想方法,包括分類討論法、類比法等等,鼓勵學生將其應用于數學學習中,促進學生數學探索能力的提升[2]。
四、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獨立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質疑能力。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為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講解,很多老師會預先思考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將其納入指教案以及教學計劃中。雖然上述教學過程中所講解的內容非常細致,但是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不利于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根據新課改要求,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如果教師依然細致的為學生介紹教材內容,則不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此,教師應為學生介紹數學基礎知識,同時保留部分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并主動思考,然后分組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相互交換思想,進而實現優勢互補,同時教師也應及時提出引導和幫助,使得學生能夠自主獲取答案,促進學生質疑能力、探索能力的提升,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五、為學生創建數學探索的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屬于主動性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深入探索數學知識,共同合作解決數學問題。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預先設定適宜的主體,為學生創建數學探索平臺。比如,在《一次函數》教學中,數學知識點比較枯燥,通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組內學習過程中學習函數性質和相關知識,分析坐標軸中自變量發生變化時,函數圖形的變化形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函數方程和公式。通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們在相互協作中共同學習,有利于提升對于數學知識點的分析能力[3]。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的具體方法進行了詳細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探究能力。通過對綜合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進行分析,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狀態以及學習能力,為學生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我思考的習慣,傳授學生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為學生創建數學探索的平臺,培養學生數學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全國.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000(024):98-98.
[2]鄭亞玲.淺談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1):248-249.
[3]趙宏偉.淺議核心素養下初中生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新一代:理論版,2019,000(019):P.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