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衛兵 陳珺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對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研究學情,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情況,設計相應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最終達到高中數學高效的目的。本文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潛能,讓學生了解數學思想、掌握數學方法等角度進行論述,旨在真正打造生本性質的高效課堂,促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成功構建。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并未真正深入了解新課改的內涵,從而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忽視教學本質,重視教學形式的尷尬狀況,使得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成了空談。針對這種狀況,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真正理解新課改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針對性引導,真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思想和數學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構建合作學習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對知識合理整合,抓住重難點,針對重難點適當降低難度設計幾個小問題,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小問題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討論,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詢問老師,最終達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合作狀況,適時地進行點撥、引導,針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糾正,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同學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獲得良好的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效果。
例如,在進行“直線與平面垂直”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假如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無數條直線垂直,則該直線與平面垂直。請從不同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解析。與此同時,教師觀察到:大部分學生并未有相應的思路。針對這種狀況,教師讓學生運用身邊的物品,比如,將筆看成是直線,將桌子看成是平面,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探討,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明白:無數條直線不等于所有直線。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其數學思維的嚴密性;在這個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思維提升到從直觀到抽象、從平面到空間,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也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思維的局限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二、構建游戲式數學課堂,讓學生摸索學習規律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注重教學內容,并不注重營造有趣的教學氛圍,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能動性差,整體的教學效率低。針對這種狀況,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部分數學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融入相應的游戲情境中,并在不斷地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摸索數學學習規律,逐步獲得數學學習的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在此基礎上,真正構建具有生本性質的游戲課堂,讓學生在思考中,在反思中,摸索數學學習規律,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概率”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投擲硬幣,并計算出現各種投擲情況的概率。通過無數次的試驗,最后得出結論: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出現正面和反面向上的情況幾乎各占一半,最后認識擲一次硬幣出現正反面的概率都是二分之一,從而掌握概率的本質。如果投擲兩枚硬幣呢?我們還可以設置一些其他的求事件發生的概率的游戲,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玩”的過程中,摸索概率知識的學習規律,掌握概率知識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能力,摸索數學規律。
三、構建情景化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
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教師需要明確相應的數學思想,掌握相應的數學學習方法,并在此過程中,打造具有真正意義的、切實可行的數學課堂,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第二,教師應深入研究數學教學內容,真正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相融合,讓學生在逐步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教師可以運用情景化的方式進行部分內容的授課。
例如,在進行“等比數列求和”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展示如下的情境:一位國王打算獎賞圍棋發明者。這位圍棋發明者說:“你在第一個格子中放入一粒米,第二個格子中放入兩粒米,保證后一個格子的米粒數是前一個格子的兩倍,把所有的米粒獎給我”。國王能滿足他嗎?在提出上述問題后,學生被此種情境所吸引,并迅速投入到相應問題的探究中,最后讓學生體會到:不懂數學的國王以為很簡單,根本實現不了。等比數列求和是很龐大的一個數。通過運用情景化的授課模式,教師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數學歷史,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和學習潛能。
總而言之,在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又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在感受到數學學習趣味性的同時,更為積極地融入數學問題的探究中,讓學生真正掌握相應的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并逐漸摸索出數學學習規律,才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數學教學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新佳.《觀察與思考》——談創造高效高中數學課堂的必備要素.2016(74)
[2]周亞莉.《新課程學習》——高中數學高效課堂一般模式的探索.2017(10)
[3]朱華強.《中學教學參考》——新課標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模式初探.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