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就傳統的德育教育而言,教師通常會運用大量的說教、講道理等方式開展德育教學,但是通過對學生們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并沒有取得很好的德育效果,學生們的德行也并沒有因此而得到明顯的提升。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也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互聯網+”也為班主任的德育教學工作開辟了全新的道路,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班主任應當抓住這樣的機會,充分利用其開展高效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互聯網+”;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引言:
隨著“互聯網+”信息背景的建立,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也變得靈活、生動起來,“互聯網+”為班主任的德育教學拓寬的思路、豐富了內容、提供了保障,同時使班主任的德育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不再拘泥于教材之中,是實現高效德育教學的有力推手。班主任作為班級德育教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在“互聯網+”的支持和推動下開展充滿吸引力且高質量的德育教學。
一、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德育工作
開展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質,班主任的德育教學對于初中生的穩步發展來說有重要作用[1]。但是傳統的德育教學總是圍繞教材展開,在教材中出現愛國、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文章時教師便趁機開展德育教學,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局限性較強,并且教學方法較為古板,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德育教學方式的局限性,為德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網絡中的資源豐富多彩,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適合德育教學的內容,并將其靈活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從多角度、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德行水平。
例如班主任在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的德育班會時,就應當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規范,引導他們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以該主題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對搜索結果進行篩選、分類、總結,對相關內容整理完成后便可以以此為依據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除了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的德育資料外,還可以為學生們展示校園網中的圖片,對于風貌良好的內容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其加以學習,強化自身的道德水準;而對于存在一些不良風貌的圖片,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想一想自身是否也存在相同的問題,以此使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并加以糾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明白是非,從而在今后的道路上能夠做出正確選擇。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巨大作用,它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道德等方方面面,所以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是促使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關鍵,德育氛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活動時應當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們創建一個適合培養學生品質的環境,營造一個輕松、高效的教學氛圍。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為其創建合適的氛圍,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在德育環境中接受熏陶,加強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例如班主任在開展“爭做文明人”的德育活動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一些搞笑但是不文明行為的視頻,如A在河邊玩耍,B想要從背后將其推到水里,在B快要走到A身邊時突然腳下一滑自己摔進了水中,而A完好無損。這樣的視頻在互聯網中數不勝數,教師通過為學生們播放類似的視頻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以幽默的方式引導學生爭做文明人,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讓學生們自行搜索有關“文明”的視頻,并在學生之間相互傳閱和交流,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大家將會對德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領悟,從而不斷完善自身,提高品質。
三、充分利用互聯網,構建德育網站
單純的德育說教難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德育的重要性,也無法實現自身的提升。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構建一個德育網站,通過豐富網站內容,滲透德育文化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2]。在德育網站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些喜聞樂見的德育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在網站中對德育內容進行評價和討論。在網絡的世界中學生和班主任是平等的,學生也不會有面對班主任時的畏懼心理,在網絡中便能夠暢所欲言,就自己的想法發表言論并且和班主任探討,實現平等、高效的德育教育,收獲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利用互聯網,形成家校合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品德并不是班主任一人的事情,班主任可以運用互聯網和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QQ、微信等方式加強學家長的溝通,及時為家長發送學生在學校中的圖片,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其次便是建立家長群,并將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等情況公布其中,使家長在家中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加以引導。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同時通過家校合力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共同努力引導學生加以改正,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
結束語:
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開展德育教育,能夠改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發現德育教育的樂趣,感受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從而主動接受德育熏陶,實現自身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鳳蘭. "互聯網+"背景下做好班級德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 甘肅教育, 2016(17).
[2]曾巧燕. 關于\"互聯網+\"背景下做好班級德育工作的思考[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000(004):212.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初中高新校區 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