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雪
【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課程指導中兩部分重要內容,分析閱讀和寫作教學兩個環節之間的關系并嘗試組織讀寫融合教學活動,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重要舉措。下文中筆者嘗試探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融合對策,希望研究觀點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融合對策
引言:
小學語文課程指導中,學生在閱讀學習環節興趣比較濃厚,不存在較為明顯的抵觸心理,但是很多學生對于寫作學習環節有很大抵觸,認為寫作訓練難度大,想要全面激發學生參與寫作訓練的興趣,我們需要革新寫作教學模式,其中讀寫融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適用性較強,能夠立足閱讀環節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吸收寫作經驗、學習寫作技巧,有效降低寫作訓練難度,逐步使學生建立起寫作信心。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融合教學策略的應用水平還需要不斷提升,要求學科教師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工作。
一、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積累寫作素材是學生養成寫作能力的第一步,學生在日常的閱讀學習環節,要有意識摘抄好詞、好句,積累語言經驗,提高自己遣詞造句的能力。比如閱讀《松鼠》一文,作者在描述松鼠的過程中語言生動、活潑,對學生來說很有借鑒意義,比如“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作者用了很多形容詞,生動展示了松鼠的外形和行動特點,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積累詞匯,比如眉清目秀、高大魁梧、目光炯炯等,并常用利用這些詞語造句,為人物、動物題材的寫作訓練做準備。
二、立足文本組織仿寫訓練
仿寫訓練就是仿照課文內容模仿寫作,適用于寫作經驗不足、寫作能力較低的初級寫作訓練者,通過仿寫學生逐步學習寫作方法、寫作思路,由模仿寫作逐步過渡到獨立和創新寫作階段[1]。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寫作訓練活動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篩選符合仿寫訓練的文本,鼓勵學生模仿文本展開創作,如閱讀學習《翠鳥》之后,組織學生展開寫動物的寫作訓練,要求學生以“我喜愛的小動物”為題,首先組織“說一說”的活動,引導學生以口語表達的方式描述自己眼中的小動物,找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一句或者幾句話進行鑒賞分析,深化印象,方便學生在后續寫作訓練中借鑒應用。如有的學生在描寫小動物的外貌上,這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借鑒文本中描寫“翠鳥外貌”的句子,還有的學生想要描寫小動物動作的場景,這時候就可以借鑒文本中描寫翠鳥捉魚的句子。
仿寫和抄襲不同,它更加強調學生在技巧和方法上的學習,本質上是吸取寫作經驗,創作的主體依然是學生。
三、以寫促讀強化讀寫互動
基于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兩個環節的關系,我們認識到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我們不僅能夠借助閱讀環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通過寫作反作用于閱讀理解環節,實現效果轉化,提高語文課程指導效果[2]。如《鳥島》一文的閱讀指導中,基于文本中對于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的描寫,作者通過對人與動物關系的展示,滲透了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理念,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寫讀后感,在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化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進而從生活中的點滴出發關注環境保護、人地和諧發展問題,推動了閱讀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再如,《失物招領》一課,作者以巧妙的視角將隨意丟棄的垃圾比作“失物”,同樣引導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我們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書寫讀后感的方式,引導學生反思自我行為,不斷糾正錯誤思想和行為,進而滲透德育目標,這與文本閱讀指導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也存在高度一致性。
四、課外拓展讀寫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指導中要引導學生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課內外聯合閱讀能夠推動上述目標落實,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素材,引導學生積累知識,最終實現深度寫作教學的目的[3]。這里我們重點討論課外閱讀指導,讀寫融合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教材范圍內,教學者要著眼于課外閱讀素材,一方面激發學生參與讀寫融合訓練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提高學生適應學習型社會環境的能力。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知識材料、學習更豐富的寫作技法,真正使寫作訓練建立在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方法指導,并負責閱讀文本推薦,因為小學生還不具備自主篩選課外閱讀素材的能力,同時在自主閱讀能力上也需要不斷提升。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多積累,不論是名人名言還是經典故事,或者好詞、好句、好段,要及時摘錄下來;制定課外閱讀計劃,保證閱讀頻率和閱讀數量。如,指導安徒生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我們可以給學生推薦《丑小鴨》、《拇指姑娘》、《小人魚》等童話故事,對比閱讀,引導學生了解童話故事的語言特點和寫作思路。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主動構建閱讀與寫作教學環節的關系,需要教師客觀認識兩個教學環節的內在關聯性,并尋找融合指導的有效路徑,才能夠真正意義上落實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的目標。顯然,當前階段,小學語文讀寫融合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教師對閱讀和寫作兩個教學環節的關聯性認知不足,原有的教學模式局限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提升緩慢,學生的參與興趣也有不足。基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融合現狀,上文簡要分析了幾點對策,旨在助力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群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文理導航,2017,22(36):44-46.
[2]劉瑞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學周刊,2017,22(06):162-163.
[3]王三勝.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2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