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給高職院校外科護理學課程帶來的教學壓力,學校要主動改變教學思路,積極開展線上教學。為了研究外科護理線上教學對分課堂的實施效果,本研究抽取2019級高職護理專業4個班級的166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常規線上教學和線上教學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比兩組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以期更好地服務于特殊時期高職院校外科護理線上教學,并促進線上與線下教學的順利過渡和有效銜接。
關鍵詞: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對分課堂;線上教學;外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G434;R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9-0-02
為了有效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學校按照“停課不停學,學校不延期”的指導意見,將理論知識的授課形式由傳統的當面教學改為線上教學。雖然線上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但師生不在同一個空間,溝通和交流不順暢,課堂管理難度加大,教師很難真正把握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導致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對分課堂是將講授——內化——討論相互融合,確保了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理解所學知識。本次研究將就外科護理教學采用線上教學對分課堂的效果進行分析。
一、材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研究抽取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護理專業4個班共計166人作為研究對象,均為第二學期需要學習外科護理課程的學生。將其中2個班級的82人作為對照組,女生64人,男生15人,平均年齡為17.13±1.46歲。另外2個班84人作為觀察組,其中女生69人,男生16人,平均年齡為17.21±1.38歲。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所有學生均在前期完成相關基礎課程學習,能通過學習通平臺自主學習知識,能通過手機、平板等智能設備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
(二)具體方法
兩組均采用線上教學模式,其中對照組學生采用常規模式,觀察組學生采用對分課堂模式進行學習。
1.根據現實情況,靈活改變教學計劃
專業課教師需要及時了解相關部門發布的最新教育方案,重新梳理教學重點、難點,及時調整和改變教學方法,并根據對分課堂的教學特點來調整授課計劃,認真制定新的線上教學方案,將理論教學作為線上教學的主要內容,將外科護理實踐操作線下教學內容安排在學生返校后再開展。根據外科護理學教學任務,安排線上理論知識授課共計8周,每周3節課,每節課2學時。具體安排為第一、二周為外科護理總論教學,第三周為圍術期護理,第四周為頭頸外科護理,第五、六周為胸外科護理,第七、八周為腹部外科護理。教案中除了體現常規的課程信息、班級信息、教學流程,還特別注重課后反思和總結,及時發現和找出線上教學的優勢和劣勢,方便日后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方法等,保證教學效果最優化。
2.教學實施
第一,明確教學目標。根據線上教學特點,結合外科護理學教學大綱,全面落實課程立德樹人的基本任務,明確理論教學內容主線,確保學生能夠在返校后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在知識目標方面,學生通過線上學習能夠熟悉和掌握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大綱中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在能力目標方面,受條件限制,線上課程缺乏實踐操作,學生沒法在線下進行自主練習,但是學生能初步和了解實踐操作過程,能自我管理、獨立思考;在素質目標方面,外科護理學課程融入思政教育,學生在學習外科護理學過程中擁有家國情懷、人道主義精神、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
第二,重視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主要分為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內討論、課后復習四個步驟。①課前教師可將相關學習資料發布在學習通上,學生完成日常自主學習任務。根據“亮考幫”作業形式,學生在每次自主學習完成后對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總結,分別為課前外科護理學學習收益(需詳細闡述)、需要專業課教師重點精講的方面(數量不限)、自己為班級同學設計的問題(含答案)。“亮”指的是課前教師公布14個小組自主學習成果,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點評;“考”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設計和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分類、調整,再反饋給小組,由小組在討論區進行組間互考和解答,小組全員參與;“幫”指的是教師對于學生解答不出的問題做好詳細記錄,并整理好這些問題的解決思路、方法以及運用到的知識點,在課堂講解中為學生進行重點和詳細解答。②課堂講解時,教師根據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靈活安排知識點的精講時間比例,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注意力特點,及時采用趣味互動、有獎答題、視頻連麥等方式提高線上教學學生專注力和興趣,避免學生走神。③課內討論,以小組形式進行。各小組再次梳理課前沒有解答出的問題,看在課堂精講后,能否真正熟知和了解該部分內容,是否可以舉一反三,進行知識的遷移。教師順勢分析外科護理學經典案例和思政案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將討論結果公布在學習通的討論區,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④課后復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布置課后任務時盡量選擇一些發散思維的課題來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和討論。教師要對課題投入度較高的學生進行充分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時常進行互動,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第三,觀察指標。綜合“亮考幫”作業成績、課堂討論記錄評分、階段測驗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學生自主能力評估采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其中包含3大維度和28類條目;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評估采用中文版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試量表,其中包含7大維度70類條目;學生對于線上教學的滿意度研究,則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
第四,統計處理。本次14個小組的實驗數據主要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數據以率(%)表示,用X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階段學習效果評價
對兩組學生第二學期外科護理學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對照組學生的學習總成績得分為79.48±5.95分,研究組學習總成績得分為86.82±6.21分,兩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顯著的差異性(P=0.021)。
(二)護生自主學習能力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三)評判性思維能力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分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四)教學滿意度
對照組學生對于線上教學滿意度為84.15%(69/82),研究組對于線上教學滿意度為96.43%(81/84),兩組學生對于線上教學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
三、討論
由于線上教學是以直播等形式開展,部分學生缺乏約束,在學習時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線上教學對分課堂的應用,注重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是在特定的情景下,開展科學推理、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也是護生應該具備的重要思維能力。通過對分課堂“亮考幫”作業形式,幫助學生轉變傳統課前、課中、課后一本書的被動學習方法,確保學生能夠自主和配合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線上學習環境。
在外科護理教學時開展線上教學對分課堂能夠顯著提高學生自主思維和評判性思維能力,降低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對教育教學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馬景雙,等.對分課堂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8,33(8):61-63.
[2]劉佳雨,關海爽,張建民.基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智能控制課程教學研究[J].教育研究,2020(3):112-113.
[3]徐春岳,等.運用智能手機與網絡教學平臺開展高職外科護理翻轉課堂教學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6(12):81-85.
[4]車小雯,張懿.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96-97.
(責任編輯:張詠梅)
收稿日期:2021-03-22 修改日期:2021-07-05
作者簡介:顧嬌(1984—),女,江蘇連云港人,講師,本科,主要從事外科護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