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造教育思想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論內容之一,創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是驅動社會快速發展的源泉,重視對學生的創造教育就是為培養學生創造力、讓青少年快速成長成為適應未來社會標準,滿足社會建設與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創造有利條件,讓素質教育進一步滲透并取得理想的成效。
關鍵詞:創造教育思想;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當前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培養學生創造力提出了要求,語文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理解和技能掌握,更要關注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文章就對創造教育思想的內涵以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一、創造教育思想的內涵
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和時間,讓兒童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的發揮。在他看來,教育并不能創造什么,但是在對兒童創造力的啟發上有著明顯的作用,可服務于教師對兒童的創造力啟發工作。因此,為了尊重兒童,保護并發展兒童的創造力,就需要教師承認兒童具有創造力這一事實,積極展現自身能動作用,為兒童創造力發展創設諸多有利條件,健全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才可以讓兒童的創造力得以進一步提高。
二、創造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突出學生主體
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革新以往重教師、輕學生的授課模式,致力于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意識到學習是學生的事,而不是教師的事,學生只有具備主動學習的動機,才會甘于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而以往的授課模式讓學生感到壓抑和被動,服從教師的權威,缺乏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導致學生無法取得真正理想的學習效果。鑒于此,在今后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工作就必須要圍繞學生來展開,這是滲透創造教育思想的第一步,為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做好鋪墊。例如,在五年級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預習,閱讀文章,自己設計學習目標、任務和問題,然后付諸于實踐。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任務完成情況和學習結果,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分享和交流,在討論中對比自己還有哪些不足。有的學生發現其他同學的閱讀方法更好,于是向其請教,得到一些收獲,對自己的自主閱讀學習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自學和互動情況整理其集中問題作細致的講解和補充,完善學生的學習,確保其創造力發展之余,也保證了學習質量。
(二)構建開放課堂
語文教師應當重視民主化、開放型課堂的構建,將自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有力支持落實到位,讓學生有更多表現的機會,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將一切有利資源整合、利用起來,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靈活而高效,輕松掌握知識點,克服學習上的阻礙,讓自己的思維和個性得到廣泛的發展,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有效性提升,以此為學生創造力的產生奠定基石。例如,在講《古人談讀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運用信息課件給學生展示一些耳熟能詳的古人愛讀書的故事,然后讓學生就自己的積累和經歷來談一談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讀書故事,相互之間分享一下有關讀書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試著總結一下自己認為的好的讀書習慣和方法,然后邀請學生公開展示,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作評價和補充。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對教師的指導也樂于接受,認真落實,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三)尊重學生差異
語文教師需要明白,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論在哪一個學習階段,學生都會因其智力、能力、習慣和愛好等不同而表現出不一樣的學習結果,對此教師不應當片面地給學生下結論,而是要以長遠的眼光審視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創造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差異予以足夠的尊重,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尊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語文教師必須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創造的可能,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力,教師的工作就是善于挖掘、善于解放學生的創造性。比如有的學生在理解文言文上存在困難,缺乏想象力,教師就要注意到學生的問題,結合小組合作的應用,讓其他學生啟發、幫助、帶動這部分學生展開學習活動,倡導和諧友愛、互幫互助、合作共贏,讓這部分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四)鼓勵學生創新
很多學生在平時的課堂問答中往往會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盡管有的內容和學習關聯不大,但這恰恰是開發學生創造力的契機。語文教師需要抓住這一機會,鼓勵學生創新,引導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想法和見解表述出來,讓學生能夠掙脫傳統課堂的束縛,通過對教師質疑、對自我的肯定來提升其創造力。
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需要融入教學智慧,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創造教育思想合理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賦予語文課堂更多新意和創意,讓學生的創造力有更多發展的可能,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始終充滿活力,改進傳統教學的弊端,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鄧波.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新課程(上),2017(05):247.
[2]張衛華.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與評價,2017(04):21.
廣西桂平市南木鎮桂塘中心小學 黃秋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