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
摘要:語文學習對于各個年齡段的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進行相應的探討與分析,針對將童話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話題提出相應的策略來供從業于語文教育行業的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童話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其年齡尚小,在課堂學習中很難做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小學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進而出現走神的問題。這樣一來,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就很難被學生完全地聽取掌握,再加之受到自身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限制,其所學的知識就更加難以轉化為自身的知識。各個科目的學期教授任務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學校會根據其學習任務來分配其教授的課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為了推進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的問題的出現。
一、童話教學的重要性
處于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其思維運轉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都不夠成熟,并且注意力在課堂的學習之中也很難集中,因此,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小學語文雖然涉及的內容相較于高年級的語文要淺顯易懂一些,但是要想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的含義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課堂教授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是否適用于小學年齡段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將童話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相應策略
2.1、優化課堂設計結構,綜合多種教學方式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所發揮的是引導組織作用。小學學生由于受到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很難自主獨立的完成對于課文段落的分析與理解。童話教學符合小學學生的心理年齡,并且童話中的語言特點鮮明、具有活力,會給故事增添故事性以及感染力。雖然童話故事中的內容大多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力進行創作的結果,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是由作者虛構而來,但是童話中的故事內容往往是層次豐富、具有極強感染力的,與此同時,童話故事中的語言十分的靈動。因此,將童話教學引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散其想象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其語言組織能力,一舉多得。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來展開教學。例如,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形式來進行教學。
2.2、增加復述練習,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教師在將童話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時,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動態。由于童話故事與小學課文內容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活動組織的過程中還需要幫助學生區分好兩者之間的異同之處。例如,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之前就可以布置相應的課前預習作業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童話與課文之間的異同之處。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與所要教授的課文內容主題相類似的童話故事,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融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使其在進行課文內容學習之時更加得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童話故事的結構層次清晰明了,邏輯順序直觀詳細、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并且故事的敘述中常常充滿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很容易被故事情節所吸引,再加之,童話故事的語言靈動,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便很容易復述其感興趣的內容。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以及梳理好故事人物之間所具備的關系,然后組織學生通過自身的語言來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3、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學校辦學的目標往往都是圍繞立德樹人而展開的,課堂作為教授學生的主陣地,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中心,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要合理地分配好課堂的時間,在課堂之上除了要完成講解任務之外還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我思考時間,在課余要布置相應的作業來幫助學生鞏固復習課堂所學知識。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例如,通過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或者是組織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形式來展開教學。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將童話教學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語言復述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從學生的客觀學習情況出發,采取合理的、符合學生心理特質的手段來提高課堂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石銘登.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1,{4}(24):125-126.
[2]洪小婉.淺析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落實策略[J].考試周刊,2021,{4}(48):37-38.
[3]李梅.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合作策略[J].考試周刊,2021,{4}(45):40-41.
[4]盛紅斌.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童話教學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1,{4}(16):156-15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