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銘
摘要: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熱愛科學并且懂得科學,能夠運用科學知識,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當今時代的高中生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要接受科學知識的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文章對此進行闡述提出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培養;科學精神
一、高中語文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作用
課程改革在不斷進行,在現代教育的過程中,素質教育是重要的渠道,事實表明,很多在科技方面具備突出貢獻的人才在高中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接受了良好的科學技術教育。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基礎性學科,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現在的語文教材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編寫的新的語文教材,不再是以前單純的欣賞類的作品。新的語文教材充分發揮了大語文的特點,為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總體上來說,一個國家的發展取決于國民的科學文化素養。我們不能把高中的人文知識以及科學知識進行分割,只告訴學生一些規律和現象,而是要深入的帶領學生探究,讓學生了解為什么是這樣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理科性的思維去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高中語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為學生學習其他的課程和繼續學習,今后的工作,吸收優秀的文化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語文教學應該與時俱進結合,充分發揮語文的現代化氣質,傳播人類文明,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找到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傳播優秀的文化,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三觀。為此,高中語文教育任重道遠。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內容
(一)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要求我們不僅要知道這是什么,而且還要知道為什么是這樣的,科學精神要求與時俱進,嚴謹認真。比如,蘇軾在《石鐘山記》里面顯示出了他的科學精神,他敢于探索,大膽質疑,利用自己的實踐來得到結論。
(二)合作精神
現今社會衡量一個人不單看這個人的能力,而且更注重這個人的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為此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認識到并且學習合作精神。比如在《鴻門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查閱相應的歷史資料,通過學生們的合作,得到歷史知識。
(三)創新精神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大膽創新,勇敢去進行科學探索才有了我們現在的便利生活。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學會變通,大膽想象,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比如在學完《孔雀東南飛》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創作出舞臺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給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打下基礎。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策略
(一)依托語文教材,讓語文課堂成為重要陣地
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為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現在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科技信息含量非常大的文章。
比如說在《動物游戲之謎》這篇文章當中,作者對動物的游戲行為做了假設,但是沒有具體的答案。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作者科學精神的一種表現。作者列舉了各種各樣的假說,在一種包容和寬松的學術氛圍中,讓思維的火花自由碰撞,去偽存真。而且本身動物的游戲行為并不是一兩篇文章能夠解釋清楚的,這是非常復雜的。人類和動物的語言不通,人們對于動物了解的還不多,提出各種假設有局限性,合理性,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學的論證,才能逐漸解開動物的游戲之謎,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科學的進步。
(二)引導學生關注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問題,精心設計,逐漸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找到問題的誘因,激發學生主動去思考和探索。教師巧妙的設計問題,抓住機遇,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
比如在閱讀《第一朵杏花》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這篇課文要叫第一朵杏花?利用這一個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大家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每一個學生有不同的想法,課堂上有很多答案,學生敢于求新求異,大膽想象,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找到問題的本質。然后我又對學生提問:我們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以后又能夠做什么呢?這時候,學生的情緒昂揚,注意力集中,也掀起了整個教學的高潮。利用這種方式,我引導學生體會到竺可楨爺爺的一絲不茍,科學嚴謹的態度。讓學生了解到進行科學研究要做到嚴謹認真,全面的思考問題。
再比如在給同學們講《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文章時,可以根據“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這樣一句話來教學,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法布爾如癡如醉的科學探索精神,進而激發學生對他的敬佩之情。
三、結語
綜上所說,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強調語文的人文性,也要注重語文的科學性。讓學生樹立科學的態度,學習科學的表達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曹飛.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礎及途徑[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1).
[2]齊秀華.關注學生高級人格,科學精神的形成[J].語文天地,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