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要: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在整個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便于幫助學生深化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對學生的思想層面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組合作;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引言:
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學生的德育培養中占比大、影響廣,在學生養成良好道徳素質和法治素質的道路上益處良多。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如今是教育領域的焦點問題,由此提出的新要求也需要初中的教學工作者引起重視,要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氖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常態。面對這些新要求,在教學一線的工作者們要主動更新教學觀念,不斷緊跟時代探索更具實效的教學方法。
一、營造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環境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的培養有關鍵作用,能夠喚醒學生的知覺并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由此學習氛圍對學生重要性的影響就可見一斑了,如果教師能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就能保持飽滿的精神、思路開闊、動作靈敏、參與的積極性高漲,但是如果在死板的教學方法下感受枯燥的學習氛圍就會影響學習注意力,甚至產生逆反的厭學心理。因此教師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把握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努力發揮學習潛能,就需要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在課上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認真耐心解答,課堂教學的進度要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要求,對暫時落后的學生多加鼓勵。其次,課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認真聆聽每個學生的回答并做出針對性的點評,師生共同努力打造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逐漸形成和諧的交流模式,同學之間也可以借此機會互相學習,學習對方優秀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成長。
二、實現德育和智育的科學統一
思想品德課程主要負責德育和智育兩方面,從學識的角度來看,智育屬于社會科學領域;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教育等方面來說,德育的任務就在于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歸根結底就是德育的一部分,是一種帶有思想建設目的的教學手段,因此要實現德育和智育的有機統一才能真正教好道德與法治這門課。首先,教師提高對馬列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以正確科學的思想觀念指導日常的教學生活,并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認識,為法律法規的學習奠定正確的政治基調。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勵學生勇敢地追求真理、崇尚真知,為良好思想道德觀念的養成打下基礎。最后,教師自身要有高尚的理想、堅強意志和科學的學習習慣,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不斷夯實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科學的育人觀,鼓勵學生不斷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做到“教書”和“育人”并重。
三、學校組織教師定期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
教師的自我提升和自我修養是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作為教學工作的一線人員,教師的品德行為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教師、課程的評價和觀念形成,因此教師良好道德素質和完整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是做好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且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成效有很大影響,因此學校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首先,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最新的道德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學習,對拓寬教師的知識庫有積極影響,這樣教師在今后進行教學時可以很輕松的基于課本內容幫助學生進行拓展,開拓學生的思維和眼界,為學生樹立心懷天下的理想埋下種子其次,學校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對教師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成果進行檢驗,這樣對教師的學習進度有更加科學的把握,便于提出更為科學的指導,并從側面督促各個教師進行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及時關心社會發展動態,真正為學生做榜樣。最后,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學小組的交流會,方便教師在集體中分享自己接觸到的最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集思廣益,經過大眾的篩選選擇最優的最新教學理念加以應用和學習,時刻保持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與時俱進。
四、切實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如今很多初中教師仍然抓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放,只按照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逐一講解,但是實際的教學效果和意義都不理想,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切實提升品德和法律知識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基于當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保證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道德法治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樹立高尚、穩重、智慧的教師形象。其次,教師可以將情景教學引人課堂,法律法規的相關知識理解起來比較晦澀,借助情景和案例進行解讀分析就更容易理解,學生也會為情景的引入而集中注意力,保證整堂課的聽講效率并對涉及的知識印象更深刻。最后,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在創建情景后引導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感知和思考能力,以此更加全面地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要點和精神。
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學觀念需要更新,由此指導教學方法的改進有利于保證整體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學會主動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知識的學習,還要時刻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打造氣氛活躍的高效課堂。教師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要更加注重實際效用,貼近課本知識并進行科學拓展,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幫助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養,學校才能為國家培養出綜合性的素質人才,共同為社會主義的建設作貢獻。
參考文獻:
[1]金祝余.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才智,2020,(9):84.
[2]李飛.信息化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J].文淵(小學版),2020,(7):773.
[3]王木君.探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J].文淵(高中版),2020,(6):56.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