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珍
摘要: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關鍵性影響,而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具體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積極全面貫徹落實體育教育,還要充分挖掘體育教育中蘊藏的職業心理教育內容,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心理教育;滲透
體育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三觀,使之朝著全面發展方向發展。通過觀察發現,當前的高職體育教育存在重學生理論知識講授輕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本文認為應該將體育教育與職業心理教育相結合,即開展體育教育中的職業心理教育,全面提高高職體育教育實效性。
一、高職體育教育中的職業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強化學生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指的是對工作氛圍、強度等結果的思考,能夠理想對待未來職業過程中的挫折,這是體育教育中職業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融入職業病防治教育、提高學生理性思考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站在職業敏感研究等高度結合學生專業進行可能性職業病預測,同時引導學生在產生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加以防治,提高職業并防治能力;另一方面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廣民間普遍性職業病治療方式,在滿足學生職業健康追求的同時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二)做好學生自信激發工作
通過觀察發現,與體能鍛煉相關的體育活動是激發學生自信、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有效過程。要注意的是,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特征與身體素質,對體育活動的接受與承受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具體運動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比如對于身體素質相對薄弱的學生應強化自信培養,使他們明白體育是鍛煉身體素質與激發自信的有效渠道,在此基礎上開展職業心理教育可以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
(三)以鍛煉促目標追尋
現階段,培養學生一定的心理素質已經成為高職教育的共識,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有利于推動學生發展,而且對學生追尋目標具有促進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經常性會忘卻自己的目標,因此通過體育運動鍛煉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強化學生目標追求至關重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開展體育教育中的職業心理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提升學生自我認知與心理素質的同時還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起著積極意義。
(四)融入職業發展健康教育
考慮到高職學生獨特特征,職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專業技能創新與健康身體素質的支撐,融入職業發展健康教育是提升職業心理教育的有效方式。一方面,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身作則,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享受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積極創新,與同學、同事友好相處,以此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預見,在形成前景展望的同時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解決工作困境的主要力量,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奮斗自然會有所收獲;另一方面,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健康發展,如職業素質培養、教科研水平提升等,通過自身職業表現引導學生對未來職業所需健康精神與模式等進行歸納。
二、抓住有效“時機”進行滲透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抓住時機進行心理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出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由此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時機,隨時讓自己的心對準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精心的課堂設計是心理教育的好時機。課堂設計是根據上課內容制定并組織實施,體育課堂很多是設在室外操場,空間較大看上去與學生距離較遠,但實際上與學生最能親近,且最能與學生思想溝通。比如:在體育游戲中體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老師就是同學的好伙伴;在體育教學比賽中,老師的參與使比賽更精彩,同時老師也成了學生的好隊友。在好伙伴、好隊友面前學生還好有什么話不能說嗎?此時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效仿的對象,是學生關注的焦點。一句激勵的話,一個欣賞的眼神,甚至一個點頭、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極大的鼓舞,甚至改變學生一生。心理教育不知不覺就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來。
(二)體育教學過程中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滲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縱觀全局,把握好課堂上各個部分進行有效地心理素質教育。比如開始部分講課堂常規是必需的,不能流于形式。為什么是常規呢,就因為它是經常性規則,人人應該遵守的規則,給學生傳達的信息是我們要遵紀守法,做有原則的人。準備活動是體育活動的前提,有效的準備活動不易使身體各關節部位受傷并能充分發揮人的體能。告訴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做好有備無患的思想準備。在課的中間部分和課的結束部分都可以有效地把心理素質教育融入進去。
參考文獻:
[1]趙文博.90后高職學生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0,08.
[2]張寶海,劉杰.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教育對策[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4,01.
[3]劉運華.高職學生心理特點淺析[J].科學咨詢,2009,07.
[4]劉金鳳.心理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少年體育訓練,2010,03.
[5]郭建立.在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大眾,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