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正康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高中教學變得越來越綜合化。高中時,學生一定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地圖也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因此在高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圖閱讀能力很重要。本文提出了高中學生地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培養(yǎng);讀圖能力
引言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充當信息載體,記錄地理分布等信息。地圖是許多地理研究中常見的重要工具,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還能改善他們對地理的認知,為他們今后的社會活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習過程的這一部分,以提高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一、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幾個問題
1.1學生很難對地理學習感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僅直接影響到教學中的表現(xiàn),而且也影響到學生地理學習的質量。當一個學生對地理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時,他的學習質量一般會急劇上升,相反,學習質量會部分下降。事實上,地理學習對學生的空間思維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們認為沒有必要進行讀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遇到許多挫折。如果這些挫折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對學生的信心產生負面影響,進而產生負面情緒,阻礙學生的地理學習。
1.2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過于單一
對現(xiàn)有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可能性和方法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了過于統(tǒng)一的做法,使學生難以有效提高閱讀能力。一方面,大多數(shù)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但從長遠來看,學生的地圖閱讀成績并沒有提高。同時,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沒有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積極運用良好教育的原則,由于他們沒有完全擺脫傳統(tǒng)的地理觀念,他們很難采用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地理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在其教材中沒有充分利用地理目錄。在日常學校教育中,一些教師將地理信息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地理學習潛力無法得到充分地激發(fā)。
二、加強普通高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2.1幫助學生構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
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是地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實踐中,許多學生對地理基礎的認識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使用地圖時,許多高中生無法閱讀地圖或以非科學的方式學習。因此,教師首先必須幫助學生利用他們的基本功能。首先,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如何在地圖上確定方向,觀察高度和測量距離。如果熟悉本節(jié),則應學習如何表達輪廓。只有學生具備必要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看清地圖,獲得有用的信息,為地理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這樣,教師就可以參加地圖閱讀方案,讓學生參加集中培訓,讓學生熟悉地理地圖的基本讀寫能力和一些地理語言。教師必須教學生大小的意義,以便他們可以根據(jù)緯度和經(jīng)度以及等高線來確定方向。但是,如果真的想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地圖,僅僅解釋和訓練一兩個課程是不夠的。必須融入到其他學習過程,例如:交通、地形、工業(yè)等等。此外,還應經(jīng)常指出,學生可以加深對地理條件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地圖閱讀能力。
2.2教學生如何使用地圖提高閱讀能力
如果學生們想提高地理成績,他們應該經(jīng)常使用地圖。教師希望通過加深對地圖的理解,幫助學生鞏固在地圖上獲得的知識,以便他們能夠迅速獲得地理現(xiàn)象的知識,并將其作為文字來表述。例如:在研究東南亞季風的成因和特征時,應該了解一月七月亞洲的氣壓和風向。學生們會知道,由于它靠近歐亞大陸最大的大陸,面對太平洋,很容易導致冬季氣候和夏季氣候以及東南亞季風之間的巨大差異。同時,冬風和夏風的來源和風向大相徑庭,導致季風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向學生提供建議。根據(jù)學生們對季風特征的認識,老師們可以在地圖上重復這部分知識。這將大大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地圖的能力。
2.3結合實踐,提高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師生都應意識到地理是一門經(jīng)典的綜合性學科,即學習地理知識不限于40分鐘的課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觀察、記錄和再現(xiàn)地理情況的能力,結合現(xiàn)實世界中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現(xiàn)實情景獲得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地圖閱讀能力。作為與氣候相關的學習的一個例子,教師首先需要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天氣預報,要求學生查明氣候的原因,并通過某些內容向學生播放天氣預報,溫度、降水等。指導閱讀必要的數(shù)據(jù)。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閱讀描述省市氣候特征的材料,鼓勵學生在尋找材料時檢查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否與教材內容相符。最后,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相關內容總結氣候。為了給學生留下印象,教師也應該通過地理組合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2.4加強學生分析地圖的能力
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學生能夠分析地圖。此外,在核心素養(yǎng)中,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從綜合角度看待地理問題,同時將地理知識與圖像結合起來,以實現(xiàn)良好的學校效果。例如:在第三個地理位置中整合了許多地理點,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特定的地圖,如澳大利亞的地圖,讓學生們提出他們可以研究的地理問題,如澳大利亞的地形、水流和礦產資源。通過精確的地圖分析,學生可以清晰直觀地了解澳大利亞地形。中間部分為平原,西部為較平的高地,而由于澳大利亞熱帶沙漠氣候的廣泛傳播,該國的水流減少,墨西哥河是一條代表性河流,澳大利亞的地圖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因此,地圖通過擴大學生在具體閱讀策略中的學習能力,擴大地理科學基礎,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了高效直觀的益處。
2.5提高學生繪圖能力
學習地理時,還可以通過繪制地圖來提高學生的地理能力,這就是學習的方法。高中地理中國氣候的內容,這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教師讓學生繪制中國地圖,然后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標記不同氣候類型的不同地區(qū),使他們能夠在實踐中掌握中國氣候類型,從而降低地理學習的復雜性。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從這些方面進行引導,教師應該教學生如何閱讀和使用地圖。這樣,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可以初步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實現(xiàn)自主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麗英.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王麗慧.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