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華
摘要:情境教學法是對學生產生學習情感有著促進作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已經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環境下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充分認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妨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在課堂實踐活動當中,使學生全身心地去參與到語文知識與技能的獲取狀態當中,以恰當的語言引導令學生形成對所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實現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問題情境;直觀情境;合作情境
在各個學段,語文都是重點教學學科,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有對當下得到認可的情境教學法有充分了解,從而利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參與語文課堂的良好習慣,進而在情境教學法的作用下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取得理想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作如下幾方面分析:
一、應用問題情境,刺激學生學習欲望
問題情境教學法一直以來都是被給予高度認可的,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教師提出問題的方式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杜絕對學生實施題海戰術,其次要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認知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應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合理問題情境授課,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養成帶著問題思考文章的習慣,以求學生能夠對所學文本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為例,首先,我對學生提問道:“你們見過蟋蟀嗎?誰能夠說一說它的外表特點或者它的生活習性?”于是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揭示了課題,做了板書,讓學生思考作者會寫哪些方面的內容,為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層次做了鋪墊。然后,我從課文分層敘述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了重點內容,帶領學生品味佳詞妙句,使學生有了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寫的好處。最后,我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做了系統的整理,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這篇課文的學習感受。這樣,我通過應用問題情境授課,刺激了學生探索文本的學習欲望,從而以恰當的點撥使學生有了對文章內容的深刻認識與理解,充分達到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應用直觀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新時期,直觀情境的應用成為了教師在課堂上經常落實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的能力,從而應用直觀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文本內容及內涵。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爬天都峰》這篇課文為例,在教學活動之初,我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了關于黃山天都峰的圖片,對學生做了介紹,使學生了解了“鯽魚背”的名稱及來歷,在直觀情境下初步培養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然后,我以多媒體技術播放插圖,又通過激情導語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有了對課文主要內容的了解,讓學生體會到了“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最后,我對學生進行了要不怕困難的教育,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應用直觀情境,使學生以濃厚的學習興趣參與了文本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懂得了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本內容,極大程度上的優化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三、應用合作情境,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成為了廣大教師共同奮斗的目標。因此,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不妨應用合作情境授課,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從而在和諧的氛圍下幫助學生高效獲取語文知識與技能。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村居》這首詩為例,在教學初始階段,我將學生劃分成了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交流識字方法,共同掃清誦讀古詩的生字障礙,進而對學生指導了誦讀方法,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地誦讀古詩,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了古詩中滲透的美好。然后,我引導學生合作分析了詩句內容,使學生意識到了春天是美好的,令學生懂得了要珍惜春光。之后,我著重引導學生對古詩中的意象“風箏”做了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古詩內容及作者情感。最后,我做了課堂活動總結,對學生提出了背誦古詩的要求。這樣,我通過應用合作情境授課,在民主的課堂環境下使學生理解了古詩內容及內涵,培養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大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的落實對學生進步成長是有益的。因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當時時刻刻為學生的發展著想,從而基于新的教育理念對情境教學法進行研究分析,綻放出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孟世霞.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分析[J].漢字文化,2017(13):25-26.
[2]劉秀媛,劉秀珍.試論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19):128-129.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姜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