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各個學科的課程建設有重要的影響,通過對思維導圖的深入學習和全面分析,教師了解到思維導圖可以對體育學科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有效提升體育學科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教師要展開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探究,尋找積極有效的教學新路徑。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
正文: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領域逐漸展開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其中體育學科就出現了很多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體育教學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教師清楚地了解體育教學的內涵,把握體育教學的重點,利用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全面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將體育課程教學主題放到教學的中心位置,科學整理小學體育知識框架,從而引導學生科學掌握體育課程的關鍵點,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水平,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形成。
一、思維導圖概述與意義
(一)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很早的時候是由西方教育學家提出的,思維導圖也被稱為導圖,主要研究方向是側重人的大腦同思維之間的關系,其中常常會應用到一些心理學、腦科學知識。思維導圖不僅具有層次性,同時還具有系統性。思維導圖屬于一種發散性的思維模式,同時它也是人類思維最自然的功能,更是現代化教育中新興起來的一種教學方式,無論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二)思維導圖的意義
思維導圖主要是指圖形思維工具,其能夠調動學生的左右腦機能,利用思維、閱讀、記憶規律協助個人想象、邏輯、科學藝術均衡發展,具有高效、實用的特點。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思維導圖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使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并得到全面發展。體育游戲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關鍵一環,體育活動、規則、情境、競技、結果是教學的重要資源,能夠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主性、趣味性、參與性。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情針對情境、規則、活動、競技形式進行調整,使體育游戲更具生本性。體育游戲是教師達成立德樹人目標、助推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載體。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繪制模板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繪制體育教學內容,將體育學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勾畫出來,并對教學難點采取科學的方式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體育動作進行拆分,進行單個知識點的講解,同時要重視體現出前后知識點間的聯系,從而科學繪制易于學生理解的體育知識思維導圖,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學科的重點知識。例如,小學教師講解體育足球知識時,要對體育課程中各種運球、傳球腳法的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從而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掌握腳內側踢球、正腳背踢球的動作要領。在思維導圖的運用中,學生可以在頭腦中對各種踢球技巧有深入認知,對不同的踢球動作進行科學區分,便于學生在體育實踐操作中科學掌握多種不同的踢球方式。
(二)依據學生對教學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
教師通過思維導圖進行體育學科教學過程中,要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創作并靈活運用,依據學生思維方式的不同開展教學工作,要求學生根據對日常體育知識的理解,將思維導圖繪制出來,使思維導圖具有個性化特點。圍繞同一教學主題展開的繪制工作,不同學生由于存在不同的知識結構與思維習慣,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就會產生很大的差別。學生繪制出的思維導圖與教師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可以激發出學生本身的思維能動性。此外,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還可以使學生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對自己有客觀的評價,從而進行自我反思。在將體育知識繪制成思維導圖時,學生就需要了解并合理運用體育知識。在這當中,學生要積極解決自己遇到的實際問題,擁有較為積極的思想,激發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三)構建科學的思維導圖,促進高效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對學生行為的分析,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創建一定的教學情境。教師以體育課堂為載體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對小學生行為的深入分析,積極優化當前的體育思維導圖模式。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課堂體育知識,有助于自身養成客觀評價自我和他人的習慣。學生在親身體驗下可以更好地應用體育知識,激發對知識強烈的探究欲望,促進體育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人們非常重要的一筆財富,所以不管從教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都要加強對體育課程教學、學習的重視力度。教師要積極探尋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并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在小學體育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從教學實際出發,探尋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要強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僅可以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聰.運用“思維導圖”了解課程標準體系[J].中國學校體育,2020,39(5):90-91.
[2]李志新.淺談如何在體育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打造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235-236.
肥東縣響導學校 李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