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與大家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努力的將生活和教材結合起來去教學,生活化的教學對課程的進行及其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塑造都起著十分關鍵的功效,假如課程內容只滯留在專業知識方面,而不能融進學生的生活中,那么它存在的實際意義便會徹底缺失。課程的生活化不但有益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深層次了解,更有益于教材專業知識的日常擴展,因而文中就這一課程的生活化難題進行淺談。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思考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針對課程順利進行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知道,道德與法治課是在我國進行德育教育的關鍵,而道德與法治課自身便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而課堂教學生活化針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也是十分必需的。生活化教學就是指把課程學過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事情聯系起來,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課程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道德與法治課的課程內容大多數是與具體生活息息相關的,因而,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課堂教學并不是難題,關鍵在于老師是不是能積極地根據教材內容,樹立塑造生活化課堂教學的觀念,協助學生將課程內容重歸實際生活,正確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了解道理。隨著社會發展的持續發展,我國生活水準的持續提升,各種各樣觀念和社會道德問題五花八門,應對這種問題,很多學生慢慢迷失方向,造成了道德缺失,這就是課程與生活的錯位,目前的課程內容盡管普遍包含了生活的各個領域,但假如不能夠把書上的專業知識與具體生活聯系起來,那便是一紙空話。
一、讓道德與法治課堂更有趣。
小學生們學習的前提是產生一定的興趣,教師要重視興趣對于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學習興趣。趣味化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是教師講課的前提。道德與法治課堂應該具有趣味性,才能讓學生們對課堂教學產生更大的興趣,教師要努力用各種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游戲或者互動中去學習和思考。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我會努力的》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給自己設一個努力的目標,在學生逐漸完成后獎勵他們一朵小紅花。教師要讓道德與法治課堂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更加緊密,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們看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這些視頻可以吸引學生們去思考教材中的問題,帶著疑問去看視頻。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一個感受生活之美的例子,這種例子在小學生中隨處可見,但如果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很可能會導致教學單調,甚至“無人問津”,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僅要注意課程進度的要求,還要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心理變化,及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讓學生將生活和道德與法治聯系起來。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和教材、學生的生活高效的結合在一起,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們的生活情況,才能依據他們的生活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小學生的年齡雖然還小,但是他們已經有了一些人生經歷,教師要學會用這些經歷去引導他們,讓學生們從各個方面去尋找生活中的知識并思考。從教學實踐來看,有的學生雖然有一些生活經歷,與課程內容關系非常密切,但沒有發掘生活的能力,不懂得把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綠色小衛士》這一單元時,教師要教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讓他們討論一下生活中節水的方法等等。盡管觀察、發掘生命的能力并非我們課程的教學重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觀察、發掘生命的能力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順利進行百利無一害。學生如果能主動地發現日常生活,并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生活教學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所以當教師不能盲目性,我們不僅要兼顧日常教學,還要幫助學生發現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并敢于與他人分享這一學習經驗,從而幫助課堂學習。
三、課堂教學內容要豐富和創新。
當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模式多為單一的教學模式,一般還是以教師的課堂講解為主,并結合一些實例進行說明,這種教學方式缺乏互動性,同時又難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但就課程本身而言,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兼容性還是很強的,可以融合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可以設置情景教學,教師通過設置情景短劇,使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環境中,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深度,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情境中自主學習,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師生的互動能力,也能使學生在今后遇到同樣的問題時能夠從容應對。此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也是多種多樣的,一些感人肺腑的,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對學生的教育意義不亞于課程講解,道德與法治課程針對的學生正好處在一個樂于觀看影視作品,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通過這些正能量電影的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更主流的價值觀,也能幫助他們在比較輕松的氣氛下自主學習。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我們生活的地方》這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看一些關于家鄉的視頻等,讓他們更了解家鄉。
總而言之,“知識源于生活,也應回歸于生活”,道德與法治課程同樣需要內容的生活化回歸。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幫助同學們把課程與生活融為一體,把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把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讓道德與法治課程增添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周巧燕.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8:32-32.
[2]黃齊喜.論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201-202.
[3]楊秀云,吳怡樺.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探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8:46-50.
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官田中心學校 呂孟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