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程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素質,使學生獲得更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字計算能力以及應用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教師要科學的開展教學課堂,豐富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快樂。因此,本文以小學數學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析的這一問題進行一番詳細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現狀分析;實踐方法
小學數學教師要科學發展課堂,分析現在學生遇到的問題,并積極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化的數學教學課堂以及積極構建實踐化應用性的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的能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分析:
現在一些學校的教師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講授式的課程不易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高效的課堂應該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感到更多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數學知識本來就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優化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尤其在計算的教學上,不能出任何的差錯,但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養成。在圖形形象的學習上又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要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鏈接的橋梁,這就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一些學生會對不會的知識進行排排斥,學生的做題錯誤率顯現出升高的趨勢,這是教師要解決的問題。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方法
(一)積極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教師要積極的使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備課時教師應事先準備好與課程相關的圖片,做好相關的課堂準備,還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數學教學的視頻,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生如果直接接觸一些公式和概念會覺得有難度,覺得這些知識和生活有距離感,而這樣的靈動的多媒體課程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大大改善課堂機械呆板的局面,提升了小學生的數學成績,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這是一個有效性教學的途徑。
例如,在講解《圓的認識》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積極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我采用多媒體展示了美麗的有趣的圖片,出示陀螺圖片,我提問:“同學們大家平時都玩哪些玩具? 我小時候怎玩過一種玩具,大家想看嗎?大家想玩嗎?那就要做一個圓形,今天老師帶大家就一起走進圓的世界。”我知指導學生照著展示的圖片拼一拼、剪一剪,探究圓形的特點,提升數學興趣。信息技術化的數學教學課堂營造了生動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升了學生熱情,讓小學生學習更輕松。
(二)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化的數學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師要開展合作性的數學學習課堂,學生在討論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思路。合作性的數學教學課堂可以說是一個趨勢,其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樣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互動中實現雙向提高,學生科學分組,課堂中可以形成多對學習小組,這時,教師要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而且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使得大家的思路更廣。
例如,在講解《比的應用》這一課時的時候,筆者就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化的數學教學課堂。我以學生所在班級場景進行課程導入,增加師生親切感。我首先進行提問“咱們六一班男生有9人,女生有16人,那么男女生人數的比例是多少呢?”首先以舊知識進行導入,由舊到新,我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可以討論后回答這個問題,隨后我提問“這其中,男生占多少份?女生占多少份?”小組中學生可以進行分工,每個人解答不同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效率也會提升,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積極構建實踐化應用性的數學課堂,擴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將理論實踐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開展應用性的課堂,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取更多的實際應用能力。實踐化應用性數學課堂是一種升華式的教學,這是教師將現實與理論相連結的絕佳教學方式。實踐化的課堂可以把抽象知識運用于對現實生活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把概念公式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踐行了體驗式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方法合理選擇的基礎上,把感性直觀的學生活動融入其中,應用學生活動來輔助教學,從而打造一個寓教于樂的理想課堂。直觀的圖形,多彩的顏色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欲,實踐性數學課堂節省了教學時間,擴展了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合理構建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新的發展時期,小學數學也應當緊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進行不斷變革,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才能夠適應現代小學生群體的特征,才能夠真正地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趙仕林.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素質教育[N]. 六盤水日報,2012-03-17(005).
[2]李春芳.設置懸念,引導學生在挑錯與更正中復習舊知——以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總復習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5(09):30-31.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鐘山縣鐘山鎮護平完小 聶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