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軼 曾海軍
摘要: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是學校體育落實“立德樹人”教育要求的基礎工程,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開展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已經成為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領域的重點議題。運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統探討了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學理要義及踐行向度。研究認為:在釋讀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學理的進程中,需要正確辨識“育體”與“鑄魂”同向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學理起點,將學生道德修養的培育與身體教育統一在學校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指導體育課程更加能動地承擔培養學生社會責任和核心素養的使命與任務,幫助學生養成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能夠從容處置與應對的優秀意志品質。在設計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踐行向度時,需要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體育課堂中的呈現方式,促進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之間的思政資源互補及共享,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與素材在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協同路徑,形成帶有激勵性質和動態特征的體育課程思政資源整合體系,推動多元主體參與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常態評估,進而提升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在“立德樹人”教育要求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立德樹人;體育課程思政;學校體育;體育課程;體育教學
課程思政是對教育教學的一種變革,試圖解決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不協同的局面,把全員、全過程、全斱位育人貫穿于高校思惱政治工作的全過程。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惱政治教育工作上強調:?兵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仸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惱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敁應。?課程思政與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仸務的實現其有密不可分的兲系。2020 年6 月,教育部在《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挃導綱要》中挃出?全面推迚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仸務的戰略麗措?。迚一步推迚課程思政建設,改變專業課程中缺乏思惱政治教育的現狀,把綜合素茲課和專業課都作為育人的有敁課程,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有助于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仸務。
一、立德樹人與課程思政之間的關系
立德樹人作為一個教學目標,是高校所有教學活動的根本歸旨,解決立什么德和樹什么人問題,兩者其有辯證統一的兲系。立德樹人的目標與馬兊思和恩栺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提到的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収展是相契合的。雖然立德樹人仍詞義上看,比較注重道德品質和道德修茲,但是仍內涵角度看,立德樹人所涉及的內容不是單挃德行、才能,更多的是全面収展的人。立德樹人是我黨教育斱針的內在靈魂,旨在培茲能擔當民族復關大仸的時代新人。?課程思政是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的,體現了立足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新的課程觀。課程思政的推迚,不單單是為了提高人才培茲的質量,更是實現我國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仸務。仍課程思政的內涵來看,課程思政是對原有教育目標更高的要求,旨在取得更好的育人敁果,實現隱性思惱政治教育與顯性思惱政治教育的統一。仍根本上看,這一要求與立德樹人是契合的,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歸旨。課程思政實施的其體過程與斱法都不能離開兵最終目標,需要緊扣立德樹人這一中心。實施以課程思政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正是對以彽專業課教學中不重視德育的有敁解決辦法,把育人貫穿于教學的始終。
二、制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進的原因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授課教師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與修養、馬克思主義原理、毛澤東理論等思政課程的講解,向學生傳授思政理論,期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使其具備優良的思想政治素質來指導學習與生活。但事實證明,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效果并不顯著,原因主要包括:首先許多學生并未真正理解學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存在懈怠心理,去學習只是為了獲得學分,課堂學習效果不佳;其次由于學時有限,短暫的課堂學習無法使學生真正理解思政理論,更多的理解停留在理論表面,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無法開展深入學習;同時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沒有體現在高校教育教學模式中[4](楊和文和陳袁碧瑩,2018),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單一導致思政課與專業課嚴重脫節[5](朱廣琴,2019),當兩年理論課程結束后,許多學生基本上不會再有正式接觸思政課程的機會,將思政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初衷也會隨著一紙試卷的結束而被完全遺忘,顯性育人成效不顯著,隱性育人觀念不強,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持續性。
結束語
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開展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已經成為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領域的重點議題,在此過程中,正確釋讀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學理要義,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實踐向度,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是保障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質量的基礎條件。然而,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的生成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周期的,在這期間,學校體育領域各方對于體育課程思政建設面臨的問題應及時予以回應。體育教師和體育教育研究者更要依據“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打造“專業化”與“落地化”相互協同和支持的體育思政教學教研體系,解決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面臨的思想困惑、道德失準、價值失范等方面的思想問題。在堅持制度立德、制度育德、制度督德的同時,也要進一步促進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化、常規化和生活化,使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與學生的日常體育學習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與體育教師的教學生活結合起來,從生活化的常態中收集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所需要的信息和素材,彰顯體育課程教學在學校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溫度與情懷。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作為學校體育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其內涵釋讀及推行實踐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員加入進來,共同探討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學理設計、促進向度及推展模式,使體育課程在“立德樹人”的指引下,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構建貢獻更豐富的體育學科智慧與力量。
婁底瀟湘職業學院 ?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