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華科
摘要: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所采用的方式往往比較固化,導致了整體課堂教學氛圍比較低下,學生在課堂中也缺乏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對于整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強調了廣大知識傳授者應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考慮到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適當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以思考,并將多元化教學模式融入于日常教學活動當中,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多元化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元化方式;教學實施
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事業當中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有著較強的基礎性作用,所以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由于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一味采用傳統模式的實施,限制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并且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學生學習有效性也無法實現質的提高。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有效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培養,并提高教學質量。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求知欲望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加充滿興趣與好奇,并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感知。教學情境的創設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結合具體的教學知識,以及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構建出更加生動、直觀的情境,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情境之中加強知識掌握。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強化學生學習主動性,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教學過程中,筆者在課前準備環節中通過了現代化技術整理了與圓明園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并且將此類資料進行了整合,融入到了課件制作當中。然后,在課堂中講解文章的過程中,筆者一邊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看,一邊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講解,這種教學模式有效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更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通過直觀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加強了學生的理解與學習效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們構建出形象化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過程之中不斷加強掌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二、實施問題引導,強化綜合能力
現階段,我們國家新的課程改革已經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在這種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并且重點提出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主的單純的講解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應結合多元化模式的實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打造出學習與思考的空間,從而強化學生綜合能力。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不斷進行自主思考,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并且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進而加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與綜合能力提高。
例如,在進行《祖父的園子》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思考意識,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培養,筆者首先結合課文中的知識內容提出了: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祖父的園子的?是按照什么順序將材料串接起來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蕭紅為我們介紹院子里的景物時,我們可以看出她怎樣的神態?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然后,筆者通過了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引導了學生們在課堂中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了分析,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不斷進行自主思考,推動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質量與效果提高,并且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中體現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如此一來,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參與度,同時有效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現代化教育背景下的一個熱點話題,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支撐。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通常依賴于結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單一化的講解,導致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生容易產生排斥感、厭倦感,進而使得整體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模式的實施,有效構建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推動整體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田忌賽馬》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了僅僅依靠單純的課文講解模式,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比較低下,并且難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筆者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組織他們結合課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進行了分析,并且結合故事情節展開了角色扮演的額活動,在這種有趣的活動當中,學生們紛紛充滿著興趣,強化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分析能力,并且提高了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的參與度。如此一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教學活動,并且實現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效推動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宏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5):59+61.
[2]聶春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現代交際,2017(09):152.
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