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35-03
摘? 要? 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人們生活壓力日益增加,要想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就必須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因此,從小訓練人的體適能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榆林市12個縣(區)的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為調查對象,并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的教練、教學場地、經費投入、課程現狀等進行調研,分析了阻礙榆林市少兒“體適能”發展的因素。
關鍵詞? 少兒體適能? 教練員? 俱樂部? 現狀
一、國內、外研究少兒體適能的現狀
“體適能”這一詞發源于英國,隨后在美國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深入研究。19世紀80年代末期傳入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香港體適能總會成立于1986年,為一志愿及非牟利團體,旨在發展和研究體適能。
美國是發展體適能較好的國家。1983年,美國體適能協會(AFAA)在洛杉磯成立,該協會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體適能教學機構,其體適能研究水平遙遙領先。
我國對體適能的研究與開展體適能的教學機構建立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是比較晚的。根據搜索關鍵字“體適能”在中國知網上的數據顯示,從1890年到2020年期間,有關文獻共計22137條。其中,中文文獻共計1758條。國內第一篇關于體適能的專業性學術性文獻《何為體適能》于1995年由龔憶琳、粵林兩位學者在《體育學刊》上發表。國外第一篇文獻發表于1918年,幾乎早于我們一個世紀。
中國大陸第一家專業的體適能學院成立于2002年,隨后這一體育行為引入了中國的健身模塊。在國內眾所周知的體適能專業機構有:楊俊體適能訓練營、韋德國際私人教練聯盟等。在2017年時,少兒體適能行業逐漸崛起,在市面上常見的有赫石、愛酷、愛爾家等少兒體適能品牌[1]。我國隨之對“體適能”有了更多的關注和更深入的探究,對體適能的研究文獻日益劇增,相信不久之后體適能將會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將會受到更多的學者重視和探索。
二、體適能概念界定
1996年,美國健康與服務部將體適能定義為“人們所具有的或者獲得的與其完成體力活動能力有關的一組身體要素”。他們認為具有良好體適能的人是能夠“以旺盛的精力執行每天的事物而沒有過度疲勞,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閑暇時間的各種休閑活動并能適應各種突發事件”,而這一定義獲得了眾多國內外學者的認可[2]。此觀點強調的是完成體力活動能力有關的身體要素是其組成的部分。我國學者認為,體適能通常意義上是指人體對日常工作學習具備充足的精力,可以有足夠的精力享受休閑娛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具備適應和調整自己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3]。此定義強調的是我們適應應對生活和享受生活的能力,這一定義多為我國學者認同,在眾多文獻、著作中對“體適能”的定義與此相同,本文也是引用此觀點。
三、研究少兒體適能的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少兒體適能的目的
調查發現,目前關于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開展狀況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為了推進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的發展選擇了此課題進行研究,以期為榆林市提出切合實際的科學發展舉措,旨在為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
(二)研究少兒體適能的意義
少兒教育屬于早期教育階段,此時在少兒能力和品質的培養方面正處于奠基時期,即孩童的身心發展從不定型到定型和轉為能為社會需求適應并發展的成長時期[4]。同時,少兒體適能的開展,可以提升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全方面培養孩子的社會環境適應能力。研究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的發展現狀,分析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發展趨勢,對其不足之處提出建議有助其更好地發展。
四、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陜西省榆林市12個縣(區)的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發展現狀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結合本文研究的需要,通過中國知網圖書館等多種渠道查閱并整理相關文獻資料,閱讀相關的圖書,了解少兒體適能的案例,與當前其他地域發展現狀進行對比,并分析其意義。
2.數理統計法。對獲取的數據資料運用Excel進行分析整理,得出結論,制出對應數據圖表,為本論文研究提供精確的數據,使其能夠形成支撐論文的理論依據。
3.問卷調查法。本論文使用問卷調查法收集數據資料,其過程分為設計問卷、發放問卷、回收整理三個步驟。問卷設計:據本論文研究內容的需要,針對榆林市12個縣(區)的教練群體和學生群體設計問卷。發放問卷與回收整理:根據論文研究目的,將選取榆林市12個縣(區)的教練和學生進行調查,學生問卷共發放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問卷117份。教練發放30份,回收23份,有效問卷23份(表1)。
五、結果與分析
(一)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經營模式現狀
通過對榆林市市場調查數據的整理,得出榆林市市場現有的兒童體適能培訓機構按照所有權類型分為公辦、私辦和外資三種類型(表2)。公有類型為當地體育局所屬的體育活動機構,這類體育培訓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是培養體育運動人才,采取自主經營的模式。私有類型的體育機構以個體投資或股份投資形式,采取租賃經營、合作經營的模式,通過提供體育培訓產品和服務實現盈利目標,參與市場競爭。培訓項目以游泳、跆拳道等項目為主,承載著學校體育無法兼顧的運動技能的教學任務。其主要的市場經營方式有自主經營、合作經營、連鎖經營三種。據了解榆林市自主經營模式和國家投資方式的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目前是很少,最主要的經營模式是以合作經營為主,連鎖經營次之。
(二)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當前教學資源現狀
通過對參與少兒體適能訓練的參與者進行的調查(表3)可看出,參與者對場地、器材的滿意程度不是很高。其中對少兒體適能機構場地滿意的占41.88%,基本滿意的占45.97%,不滿意的占8.55%。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完善與標準配備是體適能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是促進體適能教學有序進行的基本保障。少兒體適能的開展對場地有著要求,其不僅需要室內場地,也需要室外場地,室外場地的器材更加重要。少年兒童所處的時期是他們身體可塑性最強的時期,身體大部分機能都處于打基礎階段,思維意識還沒有達到抽象階段,對外界的事物屬于感覺認知。在當今時代,教學器材更加智能,發揮出了超越器材本身的作用,更加具有安全性、直觀性、輔助性。健全的器材,可以加深孩子們對事物的認知程度,如此能使教學效果更加凸顯。
(三)經費投入充足程度
充足的經費是保證少兒體適能俱樂部正常運行的支柱,各種場地的建設、體育器材的配置維修都需要資金。通過對教練員的調查,從表4可以看出榆林市整體上對少兒體適能方面的投入非常匱乏。經費的不充足會使得俱樂部整個運營出現卡頓現象,吸引不了更多的客戶,教練員的教學質量也會受影響,這樣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逐漸兼并,或是退出市場。
(四)少兒童參與體適能的動機
動機是人的行為出現的原動力,少兒的學習主要靠興趣的推動。體適能的學習動機具有多樣性,其并不僅僅是因為少兒活潑好動的性格或是對體育產生的濃厚興趣。學習動機是單方面的,也可以是多方面的。表5是對參與者參與體適能學習的動機的調查。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通過調查發現榆林市12個縣(區)少兒體適能俱樂部嚴重稀缺,這將導致少兒體適能順利的開展不能廣泛普及全市,不能滿足廣大適齡兒童的參與。
2.場地不足,資金欠缺。少兒體適能活動正常開展的物質保障是體育運動的場地和器材的完善,同時也是教練員完成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基礎條件。體育器材不充足,致使教練員也只能利用僅有的資源來開展教學,如此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投入經費的短缺也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學生安全問題也得不到更好的保障,同時也限制了少兒運動的積極性,不利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3.通過調查發現,榆林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的制度不完善、不全面。一個優秀的團隊應有完善的制度,且分工明確、獎罰分明,只有這樣團隊成員才可以齊心協力打造少兒體適能訓練的良好口碑。
4.通過調查發現少兒體適能訓練的開展形式比較單一,沒有突出少兒體適能訓練的宗旨和核心要義。大部分都表現了其普及性,但缺乏趣味性和競爭性,更談不上展現少兒體適能的內涵。
5.少兒體適能教練員應是有一定資質的專業人士來擔當。相關從業者應嚴格考取由國家體育總局認證并頒發的證書。
(二)建議
1.優化場地,配置設施。完善少兒體適能訓練的硬件設施,加大資金對少兒體適能項目的傾斜投入,提高資金利用率。
2.聯合開展活動,學習結果測評。可以聯合本地區其他少兒體適能俱樂部共同開展“比武大賽”,這樣才可以體現出同行業之間的競爭,隊員之間的較量,才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最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少兒體適能俱樂部才可以堅強屹立于市場之中。
3.成立行業協會,優化行業環境。榆林市的少兒體適能訓練市場要想發展得更好,就需要成立行業協會。成立行業協會,制定行業準則;由行業協會牽頭研究并制定少兒體適能教育行業的準入機制,強化行業的品質認證和行業監管;明確行業監督準則,維護市場公平環境,引導行業競爭秩序規范公平,促進本行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5]。
4.打造“三位一體”和“學、練、賽、評”一體的少兒體適能訓練。從少兒體適能俱樂部本身出發,所謂的“三位一體”指的是教練員、家長、網絡于少年兒童一體。網絡可以成為教練員之間,教練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打造“學、練、賽、評”一體的運行模式,即建立體系性動態監測機制,實現實時監測并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措施,培養少兒良好的體適能[6]。
參考文獻:
[1]向林童.新時期少兒體適能在體育產業中的發展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北京: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9.
[2]張華琴.武漢市少兒體適能健康傳播策略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8.
[3]劉萬志,劉豐彬.幼兒體適能開展現狀研究綜述[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05):419-422+443.
[4]王苗,馮守玲.晉中市少兒體適能教育現狀調查及前景展望[J].晉中學院學報,2020,37(03):95-98+104.
[5]相九州.兒童體適能運動館市場現狀及開發策略分析[D].南京:南京體育學院,2017.
[6]孫波.我國少兒體適能發展現狀及其開展成效提升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4(04):189-190.
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