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2-037-01
摘? 要? 現代網球是從1877年的第一屆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開始的,到如今已經有了140多年的歷史。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被網球這一運動的獨特魅力所吸引,近年來大眾對網球的熱情迅速升溫,但是由于網球運動對技術動作要求較高、不易上手、掌握周期較長,阻礙了少兒的參與。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對網球的訓練提出建議。
關鍵詞? 核心素養? 網球? 情境創設
一、核心素養導向下的網球課程與傳統網球課程的比較
網球運動對技術要求較高,入門門檻較高,基本動作技術的掌握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擊球量的累積。傳統網球課程教學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糾正錯誤,學生自主練習,自主練習是以多球練習為主。學生上課的時間、場地有限,每節課實際擊球量較少,練球方式單一枯燥,學生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很容易失去興趣。學生努力訓練常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慢慢就會對網球產生厭煩和抵觸的心理。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網球課程充分體現了從少兒出發的特點,學習內容由易到難,采用以游戲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有效學習,又對網球充滿興趣。此外,再結合對打的組織形式,采用過渡球,打出回合數等,讓學生對網球產生信心,更加有練球的動力。
二、網球項目特征分析
網球運動既是一種消遣和增進健康的手段,也是一種藝術追求和享受,更是一種扣人心弦的競賽項目。網球運動項目中的技術、戰術與體能并重,對身心的全面發展都有很高的鍛煉價值。網球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是隔網的對抗項目,它安全、文雅,從8—9歲的兒童到60—70歲的老人都可以根據個人體力情況參加鍛煉。長期堅持網球活動,青年人能夠保持青春活力和健美的形態,老年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情緒飽滿。網球是一項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體育項目,難學難入門。初學時需要大量的擊球練習培養球感,這期間重復擊球枯燥無聊,網球也是一個孤獨的項目,培養少兒堅持不放棄的毅力。
三、網球項目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的培養
無論是在訓練中還是比賽中,運動者在球場上就需要不斷判斷每一個來球的方向和落點,需要迅速做出決斷;網球對少兒的靈敏,速度都有很高要求,網球中的正反手抽擊球和高壓球都需要足夠的力量來保證擊球質量;網球是隔網對抗性項目,要在網球場上長時間的跑動到位擊球,對運動員的耐力、速度、力量和柔韌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可以培養少兒敢于拼搏,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在比賽中,每一球大約只有一兩秒的處理時間,要想做到擊球到位,就需要少兒的身體有足夠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
在學習網球的過程中,需要少兒不斷思考提高技術的方法,如此可培養少兒主動思考的品質;網球是孤獨的,正是這種孤獨感才更能培養少兒堅強的性格,才能在球場上處變不驚;網球中稍許的拖延會直接的反映在揮拍擊球上,當機立斷的擊球習慣可以培養少兒果敢的性格;網球比賽時間長,對少兒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有很高要求,少兒在練習時需要時刻盯球,這就要求少兒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雙打比賽時,同伴之間的相互依賴、合作,可以培養少兒同學之間同伴合作的品格;網球獨特的欣賞價值還體現在它特有的美的藝術氛圍上。
四、核心素養導向下的網球課程的實現路徑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網球課程強調培養少兒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全面發展學少兒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網球課程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感,使學生在體育教育學習中更加生動活潑,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創設興趣情境,使得體育課可以成為學生高興參與的學習科目。核心素養導向下的網球課程根據情境創設的真實性、趣味性、開放性和多樣性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例如,為了體現了從少兒出發,教學時可采用以情境為主的教學方法,或是選擇適合少兒的短式網球和少兒專用過渡球。另外,可在特定情境下結合游戲來激發少兒對網球運動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歡快的網球文化氛圍中學習網球技術,如在固定情境中結合單打、對打的組織形式;采用過渡球打出回合數等。這樣,即可使學生對網球產生信心,以及使他們在向自我挑戰的過程中體驗從克服困難到實現目標的愉快心理。
參考文獻:
[1]王絢,崔可心.基于個性化學習的中學體育課程設計[J].中國教師,2016(06):41-44.
[2]葉庭.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網球教學改革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02):118-119.
[3]榮俊杰.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的優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0.
[4]彭毓月.網球禮儀教育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行為規范養成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0.
[5]季瀏.《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實驗版”的繼承與發展[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0(03):196-203.
黃河交通學院公共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