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熙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教育模式日益完善,但疫情期間出現反饋手段單一的現象.以《正弦定理》教學為例,基于文獻研究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進行綜合分析與討論;以數學核心素養為導向,運用比較研究法探究在線教育中教學反饋對教學成績的影響.通過前測和后測研究結果表明:綜合反饋模式對學習成績有顯著促進作用.
關鍵詞:在線教育;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反饋;學習成績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5-0008-02
一、問題提出
受疫情影響,各地高校開展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教學目標.謝幼如對“停課不停學”教學案例進行系統分析時,發現在線教學中存在教學效果存疑的現象.直播教學是在線教學方式中的典型模式.在直播教學中,由于學生所處環境的影響,教師無法有效獲取學生的反饋,使得師生之間互動變得困難.
據眾多研究表明,教學反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具有很大變動性.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成績的高低.無論在線教學還是傳統教學方式,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使其具備奠基一生成長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是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落實數學核心素養最有效的途徑是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所以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應貫徹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差異,將數學與實際相結合進行綜合性教學,通過及時教學反饋來實時掌握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的效果.
二、理論基礎
反饋是提供給學習者的關于個體表現或理解情況的信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反饋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反饋模式.同時反饋研究與技術緊密相連.有利用輔助寫作系統的;也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還有利用手機APP的等多種反饋模式研究.
本文對《正弦定理》從精準度、及時度、激勵度三方面作為切入點.基于數學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反饋單一問題,從課前、課中、課后綜合反饋三個維度深入分析,探討在線教學中教學反饋對教學成績的影響.
三、研究方法與過程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為在同一教師教授的某高一年級X班學生和Y班學生為研究對象.X班和Y班學生都為特長班的學生,學生在數學基礎方面整體水平較為薄弱.
2.研究方法
本研究設立的是半學期的A、B兩組對照的方法.其中X班級為采用綜合反饋模式進行教學的實驗組,Y班級為不采用的對照組.除這一因素外,其它實驗條件相同.為排除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在A、B兩組進行對比后,再將A組進行自比,來觀察教學反饋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3.研究工具
在實驗中使用的直播工具是“騰訊課堂”.在獲取相關數據后,利用SPSS18.0軟件對兩個班級的數學期中成績進行分析.4.實驗流程
本研究是直播教學中實施綜合反饋模式實驗,一方面可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反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教學知識掌握的情況,從而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另一方面通過教師自身的不斷完善,不斷學習來改善教學方法和提高學生成績.
(1)課前預習及時反饋
課前預習能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有利于教師教學.教師提前在相對應的平臺上發布預習內容和任務清單,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課前預習反饋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
例如在《正弦定理》上課前,教師以視頻(微課)的形式讓學生預習,獨立完成導學試卷,并針對難點進行統計.從試卷和統計上來的數據可以發現學生對于《正弦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證明學習的很快,但在一般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中就有些不能理解.老師再對統計上來的數據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
(2)課中教學信息及時反饋
學生在教學中分布的環境差異極大,無法排除外界的干擾,沒有被關注的感覺,也難以感受共同學習的氣氛,極易產生倦怠與孤獨.
①在教學中多采用PPT動畫+語音解說的形式,比如在情景引入時,加入學生搶答環節,及時調整學生學習狀態,增加趣味性.
②在新課講解中建立無形鏈接.教師應在鏡頭前多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增加互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教學熱情.比如懂就扣1,不懂就扣2,或者說“來,某某連個線,你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從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對其進行激勵,促進學生學習的正反饋調節.
③在題型訓練上,多采用選擇題的模式.教學平臺上有“答題卡”的功能,它可以統計學生在做題時的選擇情況.由此來看出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并隨時調節.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激勵,促進正反饋調節.
④課末總結主要是讓學生自己梳理、總結本節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然后老師再帶著學生一起回顧過程.在回顧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定理的推導方法單一,缺少與其他知識點的結合.對此,對推導過程進行重新梳理反饋,完善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提高學生總結能力.
(3)課后作業及時反饋
課后作業主要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使用的軟件是精準校園通.從作業的反饋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點掌握情況非常好,但是在綜合運用方面尚有缺陷.所以在課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會梳理重難點、強化薄弱點、研究新熱點,力爭做到“一班一案、一生一表”來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的數學期中考試主要是通過問卷星來進行檢測.
1.描述統計
對期中成績使用SPSS進行描述,描述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71分,平均值是86.05分;對照組最高分是88分,最低分是40分,平均值是62.65分.實驗組比對照組平均值高23.40分.
2.正態檢驗
使用SPSS進行正態檢驗,檢驗結果可以看出顯著性概率大于0.05,所以兩個班級期中成績均符合正態分布.
3.差異分析
由于兩個班級期中成績均符合正態分布,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兩個班級的成績是否有差異.先假設兩個班級的期中成績無顯著差異,發現p<0.05,故拒絕原假設,認為兩個班級期中成績具有明顯差異.說明綜合反饋模式可能有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最后再利用上述的方法,將X班級的考試成績按時間順序進行對比.發現班級的平均分在逐步增加,標準差在逐步減少.說明綜合反饋模式有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本文圍繞《正弦定理》為例,在數學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探究純在線教育課堂教學信息反饋體系構建的具體策略.為提高學習成績,實施快反饋機制,通過快速、周期性、持續性的正向激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線教育同時也要考慮與疫情后的課堂教學有機銜接.在疫情過后,學生要回到學校,在學校進行學習.所以,在線教育要充分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其德智體美勞得到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幼如,邱藝,黃瑜玲,王芹磊.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方式的特征、問題與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03):20-28.
[2]KLUGER A N, DENISI A. The effects of feedback interventions on performance: A historical review, a meta-analysis, and a preliminary feedback intervention theory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19(2): 254.
[3]裴昌根,宋乃慶.基于核心素養的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1):45-49.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