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
【摘? ? 要】語文作為貫穿整個教育體系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語言交流與表達能力的重要學科。中職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不強,因此需要采取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與教學推進,以便更好地展開日常教學。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 中職語文?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66
語文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和人文素養,是一門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學科。但是由于很多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的欲望和主動性都不高,同時語文課時有限,因此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低下。對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趣味性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從趣味性教學的定義與特征、在中職語文應用的必要性、具體的應用策略等方面對趣味性教學在中職語文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研究分析與探討。
一、趣味性教學的定義
趣味性教學主要是指以主導學生心理情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沉浸式學習,可以改善原有的教學現狀,實現全面提升和發展學生的心理素質。對此,教師應堅持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目的的教育目標,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實施差異化的趣味性課堂教學,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創新性,自發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和研究。在趣味性教學中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主體。
二、趣味性教學的五大特征
1.趣味性。讓教學變得趣味,也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更深層的學習興趣,從而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實用性。所謂實用性,就是趣味性教學可以簡單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整地吸收知識,并轉化為屬于自己的人文素養和語文文化,讓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整體的提升和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社會和自己的未來服務。因此,趣味性教學的教案設計也應該從實際出發,不能浮于表面。同時,實用性和趣味性也始終是教學過程中最主要和最難協調的矛盾。
3.自發性。如果說趣味性和實用性是針對教學本身而言,那么自發性就是針對學生的。學生始終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因此學生的反饋也是用來評判趣味性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之一。通過趣味性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內心動力,將自發性發揮到最大化。學習中的自發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律意識,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4.創造性。知識的輸出能否成功,在于學生對知識能不能產生屬于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有創造性地提出與所學知識有關的問題。在趣味性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是非常強的。在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提出之后,教育界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和創新意識教育,因此趣味性教學也可以很好地與當下教育需求相吻合。
5.個體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教育資源不平衡、教學供求關系不一致等因素,大班化的教學對學生的個人色彩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也很難完整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發展。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后,當下對學生的個體化培養也有了更多的重視。學生的個體性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創新思維,對于學生的整體水平提高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
三、趣味性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改善原有教學模式。語文是一門存在已久的傳統學科,它的教學模式是比較單一和枯燥的。中職學生雖然沒有很大的升學壓力,但是他們接受的教育仍然是應試教育,即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同時,中職學校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難免在課程安排上有些偏向,因此許多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習欲望不高,也不愿意學習。中職語文的教學常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導致教學效果一直低迷,持續走下坡路。而趣味性教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2.豐富教學內容。由于中職教學的技術性很強,很多中職學校都沒有專屬的語文教材,內容和教學的更新也非常滯后,導致教學內容枯燥、單一、落后,很難滿足學生真正的培養和發展需求。而趣味性教學能夠扭轉這一局面,將教學的主動權轉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進行教學。這樣一來,語文教學也變得貼近生活,學習效率也會顯著提高。
四、趣味性教學的應用策略
1.增加趣味互動,強化課堂趣味性。相信很多教師在探討中已經明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較為死板的,它采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育模式,無法及時收到教學反饋,也就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課堂傳播過程。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適當的課堂游戲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案設計時需要加入一些可以增強課堂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堅持寓教于樂,避免讓學生因為學習的枯燥而產生抵觸心理,要讓學生在師生互動、同學互動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真正愛上語文學習。
2.充分利用多媒體。多媒體技術是教學中強有力的一種輔助手段,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沒有邊界的。語文教師在教授課文時,可以在課前對作者本人的生平、寫作的背景進行整合,搜集視頻、圖片等,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這樣可以避免整堂課都是教師枯燥地講、學生聽不進去的情況。碎片化的視頻和圖片刺激反而會讓學生更具有活力,思維也更加活躍,能夠跟上教師的腳步。
3.重視問題引導。趣味性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原動力,讓學生能夠自發地去學習語文知識,研究課本內容。在這一教學方式中,教師扮演的只是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真正的課堂主體。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問題引導的作用,這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提問思維和提問意識,從而讓學生真正地讀進去、學進去。
五、結束語
語文的教學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語文教學對學生的促進作用,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訴求,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活動,接收學生反饋,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全方位發展,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為以后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燕.趣味性教學在中職語文學習中的應用探討[J].漢字文化,2020(2).
[2]趙元菁.用趣味性教學法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164-165.
[3]袁清明.趣味性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