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現恩
【摘? ? 要】大多數學生首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是在初中,而初三對于學生而言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學生即將面臨中考,學習壓力增大。化學在考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時,化學又是一門難度不小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化學學習上會遇到諸多阻礙。很多教師習慣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還不夠深刻,難免會在教學過程中產生問題。文章主要對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初中化學? 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78
化學是一門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化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在基礎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生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消化并掌握化學知識。然而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各有不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效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效率和教師的工作效果,必然需要從問題根源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時間緊迫,任務繁多。化學學科所涉及的知識繁多,要給學生講解的內容頗多,學生所需要記住的基礎知識點復雜多樣,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進行深入學習的。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時間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其他學科的任務也非常繁重,為了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學生的學習重心肯定會有所偏移,難免對化學學科有所忽視,因此難以抽出時間和精力學習化學,這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2.注重考試,興趣較低。中考的分值比例有所側重,主要偏向于語文、數學和外語,化學學科所占分值比重較低。由于過于注重考試,學生就更傾向于將時間花費在對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的提升之上,對化學學習不加重視,認為只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即可,學生的興趣難以被挖掘,感受不到學習化學的趣味和價值。
3.教學刻板,模式單一。在初中化學課堂上,部分教師仍習慣采用理論授課的方式,單向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沒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起關注,也沒有給予學生課堂表現和參與的機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狀態十分被動,對于學習新的內容缺乏主動性和熱情,學生的思維沒能被完全打開,自身的創造能力也難以發揮。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教師需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
4.忽視實驗,缺乏實踐。實驗是化學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也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由于課時的有限和客觀條件的缺乏,很多時候教師不會安排實驗教學,僅有的實驗教學也是以教師的演示為主,學生很少有親身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對所學理論內容的理解也不夠深刻,學生實驗能力得不到提高,也阻礙了學生化學素養的提升。
二、解決初中化學教學問題的對策
1.提高重視,合理安排課時。要讓學生真正提高對化學的重視,學校和教師就應當作出表率。初中三年級的學生面臨的課業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巨大,學習時間和精力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當合理調整學生學習的時間,對各個學科的課時也要做合理的安排,適當提高化學學科的課時比重,還要注重學生休息時間的充裕,讓學生能夠保持足夠的學習精力。
2.創新教學,豐富形式。對初中學生而言,學習興趣是驅動其主動展開對知識探究的動力。那么化學教師就要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上應當采取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各樣的工具,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另外,教師要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予以充分的尊重,將學生置于平等的位置,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這樣一來,教師的工作才能夠取得實際的成效。比如在講“自然界的水”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為學生展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中所呈現的各種化學事物或現象,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再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與合作,就如何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鍛煉。
3.注重實驗,完善相關條件。學校應當為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完善化學實驗環境和條件,開設化學實驗室,提供足夠的實驗器材和設備。課堂上,化學教師應當精心做教學設計,調節理論授課和實驗教學的比重,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實驗學習的機會。當展開實驗操作時,教師要全程關注學生動態,及時落實正確指導,確保學生的實驗操作安全。同時,鼓勵學生多做創造性的思考,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對自己的化學學習的認識也會更加全面。比如在講“酸和堿”這一節時,在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實驗所需要的儀器和素材,先給學生播放實驗視頻,讓學生觀察整個視頻的流程,提出一些疑問,教師給出回答,告知學生實驗應當注意的事項。然后學生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實驗,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做好小組分工,比如有的學生負責實驗操作,有的學生負責記錄實驗過程,確保每個成員都可以有不同的實驗任務,小組共同觀察與討論,最終得出實驗結果,然后進行總結和反思。
4.開展實踐,優化考核。化學是一門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的學科,因此開展一些深入到社會中的實踐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教師可以將此作為課后作業的內容,通過設計各種社會生活中與化學應用有關的問題或作業,驅使學生認真完成,深入到社會實踐中解決問題,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為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契機。考試是對學生學習進行考核的一種方式,是應試教育環境下不能缺少的內容,但往往考試的內容并不全面,不能將學生的真正水平完全體現出來。為了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造成打擊,教師可以讓考核方式更加人性化,將學生的課堂參與表現、實驗活動情況和課后實踐結果都作為綜合考查學生的依據。通過這種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讓學生對化學提起興趣,讓他們更愿意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化學學習。
總之,學習是一個伴隨終身的過程,需要學習者具備長久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勇敢地應對困難與挑戰。化學學習也不例外,對于剛剛接觸化學學習的初中學生來講,一點困難就產生挫敗感,止步不前,對學生后面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有消極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習的趣味和價值,通過優化自身教學工作來改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不良印象,通過教師的正確指導,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提高學生化學素養,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張艷梅.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華夏教師,2018(10):27-28.
[2]陳曉雁.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