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藝超
【摘? ?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作業的布置是十分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共同構成完整的教學體系。作業布置,不僅僅是為了檢測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去合理優化作業,確保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后作業?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95
語文課后作業的布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且根據學生的情況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還比較單一、機械化,無法充分發揮出作業的價值。過于單一的課后作業,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還會抑制他們自身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因此,在實際情況下,教師還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去優化課后作業。
一、當前在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方面存在的缺陷
(一)存在過多的現成作業
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并沒有設計作業內容,仍然使用現成的習題布置作業。具體來說,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之后,通常會讓學生抄寫學習的生字詞、重點段落等內容,或者讓他們直接去做課后習題和教輔書上的練習題。這些抄寫和習題構成了學生主要的語文作業內容,且都是現成的內容。很多語文教師都沒有精心設計語文課后作業,沒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情況去編寫適合他們的作業,導致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并沒有多大的積極性。
(二)實踐性的作業比較少
很多人認為語文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很多語文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也更加傾向于布置鞏固類的理論性知識,而布置實踐性的作業卻比較少。比如,要求學生抄寫生字詞、背誦古詩詞以及重復練習課后習題,等等,但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當中的作業卻比較少,無法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將考試當成最終目標,違背了素質教育理念
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及時轉變,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方面,也是將考試的重點作為作業的主要內容。教師所布置的所有課后作業,都是為了讓學生最后可以在考試中獲得好的成績。隨著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只有考試取得好成績才能考取好的學校,從而在步入社會后有更大的競爭力。這種意識觀念在小學語文課后作業的布置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而這也會導致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負擔,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
二、優化小學語文課后作業的途徑
(一)合理地控制課后作業量
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小學語文的學習受到廣泛關注。但是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語文技能,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和積累語文知識。為此,教師需要高度關注在當前作業布置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合理地把控語文課后作業的量,不要給學生過多的負擔。一味地加大作業量,不僅會導致學生休息時間不足,還會導致他們加劇對語文學習的厭惡,并且增加他們的學習壓力。所以,優化小學語文作業就需要教師合理地控制語文作業量,布置適當的、有意義的語文作業,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從而在完成語文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并且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改變學生以往在完成作業時存在的敷衍了事的情況,確保他們可以認真對待作業。
(二)確保作業具備一定的開放性
小學語文本身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小學語文的教材不僅包含十分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還與社會教育實踐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在布置語文課后作業的時候,不僅要結合課本當中的內容,還應當適當地融入社會當中的教育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在完成語文課后作業的時候,不僅可以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技能,還可以了解一定的教育實踐知識,從而更好地促進未來的發展。當然,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理解水平,布置比較充實且有意義、有難度、有層次的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并且鍛煉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
(三)確保作業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素質教育的理念十分看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除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之外,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水平以及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此開展多元化的作業設計,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很好地應用課本知識,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打破傳統作業形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在設計語文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應當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確保作業內容具備多元化、個性化等特點。
例如,學習完《人民大會堂》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聯系課本當中的內容,為學生布置觀察性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后去觀察自己身邊的建筑物,比較這些建筑物有哪些相似之處,如“你覺得哪里設計得比較好”,“哪里是你喜歡的,哪里是你不喜歡的”,“如果要你自己來設計,你自己會怎么來設計”,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學生會用文字總結建筑物的相似點。而一些畫畫功底比較好的學生,則會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建筑物。這些多元化的作業方式都可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盡力挖掘自己的潛力。
總而言之,在現代教育領域中,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要保證課后作業的有效布置,確保學生可以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同時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時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優化課后作業,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建萍.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J].天津教育,2020(26):167-168.
[2]李斯慧.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4):161-162.
[3]李曉芳.淺談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高小學語文質量[J].小學生(中旬刊),202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