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業
【摘? ? 要】民族體育運動來源于我國的各個民族,也來源于生活,它具有非常強烈的地域特色,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民族體育運動中頑強拼搏的精神被發揚光大。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民族體育運動,能夠傳承這種體育精神,也能夠讓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關鍵詞】民族體育運動? 高中體育?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67
雖然民族體育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也受到各族人民的喜愛,但是在實際的高中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往往都沒有將民族體育運動視為重要的體育教學手段,也沒有意識到民族體育教學的重要性[1]。基于此,本文將淺析民族體育運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望能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一、民族體育運動對高中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分析
1.幫助學生培養民族精神。民族體育運動來源于各個民族,它代表了各地域人民的民族精神,也代表了各地域的特色地理文化[2]。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民族體育運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民族文化,學習各民族優秀的體育精神,同時也能讓學生熱愛這片中華大地,熱愛自己的民族,未來能夠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在體育鍛煉或者競賽中更好地展示民族氣節。
2.能夠拓展教學手段。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民族體育教學,能夠拓展和豐富現有的教學手段,因為各民族體育項目不管是在力量、速度還是種類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在教學手段上也能得到豐富,教學資源得到拓展,學生能夠體驗到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在這種極具文化內涵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民族體育運動種類繁多,花樣豐富[3]。它區別于固定的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倍感新鮮,對于高中生而言,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每天都對體育教學有期待感,同時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得以增加。正是由于民族體育運動的多元化,使學生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讓興趣不同的學生發展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所以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在合適的土壤上得以發展。
二、民族體育運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現今高中體育教學中,民族體育教學的加入往往只是起到一個熱身、娛樂的作用,運動強度不高,無法有效地促進高中生的體育競爭意識,而且現在高中生大多發育良好,他們更喜歡身體對抗激烈、充滿競爭意識的體育鍛煉。由于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大多節奏偏慢,加上民族體育運動需要學生對技巧的掌握,這些都需要時間去練習,在學習壓力大、節奏相對較快的今天,往往很難讓學生空出時間去練習,所以民族體育運動項目逐漸被學生和教師所淡忘。
三、如何讓民族體育運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得到有效運用
1.深度挖掘民族體育資源。民族體育資源雖然豐富,但并不是所有民族體育運動都適用于高中體育教學[4]。所以作為高中體育教師,要深度挖掘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對其進行深度研究,不管是歷史資料還是文獻資料,又或者是現場考察等,教師需要對其進行考量,權衡利弊。舉個例子,雖然我們從小都玩過蕩秋千,但是各族人民有著不同的蕩秋千形式,在蕩秋千這項運動中,不管是其中用到的繩子還是架子,都可以算作體育資源的一部分。在這些資源的運用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敏捷性和身體協調性。對于民族體育運動的選擇,教師需要考慮到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比如像蕩秋千、跳繩等運動項目就過于簡單,不適合高中生,高中生需要盡可能地參與到團隊民族體育運動中去,而且在體育項目的開展形式上也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民族特色,比如融入傣族舞蹈,如學校有條件可以讓學生穿上傣族民族服裝進行舞蹈,讓學生感受異域風情,體育課堂的氣氛也會變得更加活躍。將民族體育運動融入到高中體育教學課堂,需要結合當地地域特色,根據當地的民族特點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發揮出民族體育運動的真正魅力。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的高中,由于體育器材和配套設施的缺乏,亟需民族特色的體育資源作為補充。
2.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于民族體育運動的認知。運用多媒體手段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民族體育運動,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發展,而民族體育運動的發展可以說是結合了當時的歷史、地理和文化、民俗等,這些元素如果用音頻圖像的方式進行展現,會讓學生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既能夠學習到我國的歷史文化,還能夠對這項民族體育運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對重點學生進行重點照顧。在民族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大批對民族體育運動倍感興趣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采取“重點照顧”的方式,讓他們能夠得到重點培養,組織他們去參加課余民族體育鍛煉,進行民族體育比賽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重點學生帶動其他學生,投入進民間體育運動的氛圍中,還能夠讓自身的運動能力得到加強。
4.與現有體育課堂進行有機結合。現在高中體育課堂的程序無非就是“準備活動+現場教學+課后放松活動”,這種體育教學的節奏相對緩慢。準備活動往往是以慢跑、伸展練習、體育游戲為主,通過準備活動將身體機能調動起來,讓身體各部位得到活動,而這種準備活動其實和一些民族體育游戲相似,比如老鷹抓小雞、丟手絹等,教師可以將準備活動替換成這些項目,讓學生在準備活動中就能夠得到民族體育項目的熏陶。
綜上所述,民族體育運動作為我國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璀璨明珠,需要學生去發揚、去繼承,而作為體育教師和學校,需要認識到民族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認識到現如今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不斷挖掘當地的民族體育教學資源,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于民族體育運動的認知,對重點學生進行重點照顧,同時與現有體育課堂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多管齊下,不斷優化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可以讓現代體育教學和民族體育項目真正進行有機結合,并且能讓高中生對民族特色體育項目產生真正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委小琳,郝春燕.民族地區高中女生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0):8.
[2]王學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3):151.
[3]梁海松.淺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特色學校建設中的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00(029):234.
[4]唐燕飛.以民族傳統體育為新載體豐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以廣西華僑學校民族傳統體育實踐研究為例[J].長江叢刊,2017(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