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
【摘? ? 要】當前,小學美術教育空泛化,由于缺乏“生活味道”而導致小學美術脫離實際,讓很多人都看不見小學美術教育的出色之處。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小學美術教學切忌脫離生活。本文探討了小學美術生活化課堂的建設以及措施,提出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推進小學美術教學,使小學美術課堂能夠大放光彩。
【關鍵詞】小學美術? 生活化? 課堂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39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對小學生的美術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相關要求:“教師應注重將美術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注重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悟美術的獨特價值。”美術來源于現實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小學美術的日常教學也應該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所以,使美術回歸到生活,構建生活化的小學美術課堂成為當前美術教學的重要舉措。
一、生活化對小學美術課堂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夠成熟,對系統、專業的美術知識接受起來還比較困難,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小學美術課堂生活化,讓學生在課堂上看到更多自己身邊的美術現象,明白自己天天接觸的事物原來在美術上也是有意義的,以此來刺激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美術課程產生興趣,他們才能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才會真正喜歡上美術,讓學生產生興趣是學好美術的基礎。
2.讓小學美術課程更接近生活。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人認為,美術課程對于除美術生以外的其他學生來說沒有什么學習意義。美術在中高考時不納入考試科目,很多學校也自動忽略美術課程對于學生審美、人格等方面的影響,所以美術不受重視,甚至被其他科目占課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作為美術教師,應該讓小學美術課堂更加生活化,讓大眾看到美術課程生活化的一面,才能讓學習美術的意義被大眾所了解并接受美術。美術可以存在于路邊一個大廣告牌上,在公園的窗框里,在室內的裝修設計中,在隨便一幅宣傳畫的構圖里,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術的痕跡。美術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只能在展覽廳欣賞的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可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實際用處的應用。讓小學美術課堂更加生活化,可以打破人們固有的思想觀念和偏見,使美術真正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3.整合并充分利用社會文化資源。對一個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文化知識,還要注重各方面的綜合發展。讓小學美術課堂生活化,讓更多人理解、接受繼而重視美術課程對于小學生個人成長的作用,這樣有利于社會文化資源的充分利用,減少資源浪費,讓更多學生喜歡上美術課程。
二、小學美術生活化課堂的構建策略
1.教師改變傳統觀念、積極促進生活化課堂的發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美術教師沒有樹立起正確的美術教育理念,甚至個別美術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是可有可無的,教學時仍舊采用傳統的、單方面的教學方式。即在美術課上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師做出示范,學生進行模仿。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會感到課堂枯燥無聊,無法提起對美術課堂的興趣。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學會與時俱進,改善教學思想,努力讓學生融入課堂,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分享欲望。因此,將美術課堂教育生活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更好地健康成長。
2.創設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沉浸課堂。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時,可以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生活化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課堂體驗,增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感知美術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述一個形象的故事,細致講解故事的各個細節,讓學生融入生活情境中,進行沉浸式學習,然后把故事的各個環節通過畫作還原出來。以此達到讓學生練筆的目的,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生活中美術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創作能力的提高。又比如在《面具》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帶上面具表演一小段情景劇,帶入情緒來感受一下具體情感,再根據自己的思考結果進行面具的創作,體會面具的深刻魅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玩中學,體會美術學習的魅力。
3.鼓勵學生創造,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美術來源于生活,也終將應用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將已經學到的美術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比如,學生可以自主設計繪制本班的主題板報,再參與全年級的大型板報評比,提高學生的創作欲望;也可以在學校設置美術展覽角,將經過教師審核過的學生創作的作品放在展覽角,供同學們互相欣賞學習;也可以鼓勵家長將學生的作品放在家中顯眼的地方做裝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認同感。另外,還可以設計一些手工比賽,讓學生廢物利用,將生活中廢舊的物料重新設計做成新的手工作品,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可以為學生的日常生活提供較多的生活樂趣。這些都是美術教育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具體做法,教師可以將其應用于教學生活中。
4.善于發掘互聯網資源,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學習。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不再局限于教材與黑板。例如,可以在網上搜羅各種各樣的資料圖片,如雕塑、手工藝作品等,讓學生欣賞優秀的作品,開闊學生的視野;也可以多給學生展示一下大自然的壯麗風景,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美,貼近自然,貼近生活;也可以讓學生看看優秀的廣告作品,看看美術現象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等。讓學生在富有情趣、表現活動自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重要性,搭建起美術課堂和日常生活的橋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不同的資源,拋開課本上生澀難懂的專有名詞,從學生易聽懂的部分著手,讓美術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三、結束語
美術學習是小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美術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標準對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美術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就在生活之中,生活中也可以隨處發現美術。使教師的單方面傳授轉變為學生在探索中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魅力,學以致用,從而培養出基礎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美術教師也應該以學生為本,以教育為先,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習美術知識,認識美術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金佳.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8(7).
[2]廖旭霞.對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