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丹婷
【摘? ? 要】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課程。這門課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生物校本課程主要是以生物學知識為重要基礎,其在實際教學中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物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緊密聯系。因此,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去開發生物校本課程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 生物校本課程? 自然科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65
從本質上來說,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的科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生命現象都需要通過實驗去進行探究。但是,在課堂上,由于時間或者材料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開展,只能夠通過演示實驗的形式進行。因此,在這個時候,便可以積極地開發生物校本課程。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可以有效地彌補教學當中的不足,還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
一、全面分析生物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情境
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結合到多個方面的因素。而在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也需要結合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基礎和核心素養來有效落實。從實際情況來看,要想有效地落實核心素養,那么便可以將校本課程的開發模式合理地分為五個不同的步驟:其一是全面分析生物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情境;其二是明確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其三是根據實際情況來撰寫合理的課程方案;其四是具體實施校本課程;其五是有效評價校本課程。
在開發生物校本課程之前,相關的開發教師就應當全面地分析學校的環境、師生情況以及學生情況等多方面的因素,確保所開發的生物校本課程可以充分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一般來說,在分析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情境方面,通常需要包括評估教學需求、調查現有資源以及分析存在的問題等多個方面。其中,評估需求主要是判斷學生的發展情況、家長的期望等方面的內容。而在分析課程需求方面,一般可以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比方說問卷調查法等。調查現有資源,主要是全面了解學校當前的硬件設施、教師的軟實力等等,從而更好地明確在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學校可以提供哪些資源、所存在的限制等等,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應對。
二、明確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從實質上來說,生物校本課程的目標通常包括兩個不同的部分,分別是一般目標和具體目標。而在設計校本課程目標的時候,還需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生理特點以及知識基礎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另外,在表述課程目標時,應當盡可能地采用具體的行為動詞,不能模棱兩可,最好可以清楚地表達目標應該達到的水平。其中,這里的“一般目標”就是指課程的總目標,也就是在教育領域中經常接觸到的教育目的,與整個校本課程的價值觀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一般來說,一般目標需要符合相關的期望,也就是通過實施校本課程所要達到的目的、效果。而具體目標,則是指校本課程在實施完成之后學生在知識、能力以及態度等方面發生的變化。對于具體目標的描述,教師也應當盡量做到清晰明了。
三、根據實際情況來撰寫合理的課程方案
一般來說,在開發生物校本課程之前,都應當構建一個總體框架,之后再根據這個框架來有效落實。具體來說,有效落實生物校本課程的總體框架,其實就是撰寫課程方案,而所謂的課程方案,其實就是將理論付諸在實踐情況下的具體說明。一般來說,完整的課程方案通常需要包括課程名稱、課程介紹、課程目標以及課程內容等多個方面。在撰寫課程方案時,通常需要先確定課程目標,之后再根據課程目標來選擇和組織相關的課程內容,確保所開發出來的生物校本課程可以滿足學生的整體需要。一般來說,課程內容的選擇,都需要保證知識的多元化、綜合性以及時效性和新穎性。
四、實施校本課程
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形式,比方說選修課、興趣小組以及社團活動等。在這里,著重介紹一下以社團形式來實施生物校本課程的方式。首先,需要明確教學對象,并且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在現實情況下,高年級的學生一般面臨著比較多的學習任務,但是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在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都比較強。而低年級的學生雖然學習任務比較輕,但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卻還需要加強。因此,在實際情況下,在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方面,便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所存在的特點,為他們開設對應的、適宜他們的校本課程。之后,則需要提交社團開設申請,并且確定社團宗旨。等到社團開設完成之后,學生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等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社團。之后,社團便可以按照相關的要求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并且,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調整教學時間,等到教學完成后,再根據教學結果來合理地調整課程,之后再次實施。
五、有效評價校本課程
從本質上來說,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其實并不是一種靜態的結果,而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交替進行。在核心素養下開發的生物校本課程,在實施之后必須要對其進行有效評價。而在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從四個方面來進行:其一,評價課程目標。在實際情況下,無論課程目標到底以怎樣的方式來呈現,最終都應當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二,評價教學內容與組織形式。因為,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選擇的教學內容,以及這些內容怎樣組織等,都會影響到課程目標的達成效果,是生物校本課程當中十分關鍵的內容。其三,評價課程實施情況。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不僅僅只是在實際情況下落實教學方案,而且也是一種對校本課程內容進行再度開發的過程。因為,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超出預期之外的問題生成。而這,也就有助于生物校本課程的再度完善。其四,評價開發效果。在生物校本課程經過實施后,一般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發展情況等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總而言之,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去開發生物校本課程,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需求和學校的資源,確保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能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勇.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探討[J].成才之路,2021(02):136-137.
[2]李春鳳,鄧海莉,黃建偉,李品,劉乃萌,孟凡超.生物學科校本課程群結構初探[J].中學生物教學,2020(26):20-23.
[3]姜曉麗,旦正才旦.巧用生成資源? 構建生物動態實驗課堂——高中生物學STEAM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研究(五)[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9):65-66.